口呼吸。调卫用鼻呼吸。先吸后呼。吸气针内转。呼
气针外转。和营六数时。针在地部。不必轻提。和营六数用毕。顷刻即令病患用鼻呼
吸。仍先吸气后呼气。吸气针内转。呼气针外转。外转时注意将针徐徐提至天部。调卫
九数用毕。再停针顷刻即出针。出针时。再令病患用口轻轻吸气数口。不拘奇偶。将针
左右轻轻旋转出针。
出针后。如血分有瘀滞。针下微见黑血。令病者勿疑。帮助病理。以手按挤左右。
令黑血尽出。见红血即自止。
出针时邪气有余。针之周遭红晕不尽。皮肤微觉高起。微觉胀痛。则将针摇大其
孔。出针后。不必用闭门法。
出针时如邪气已尽。正气不足。病患头部觉昏晕。针周遭皮肤色白。针下轻松者。
右手出针。速用左手大指按其孔穴揉和之。使正气不致消耗。
灵枢经云。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补曰如留而还。去如
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勿留血。即取诛之。此出针当按
不当按之理。



<目录>下卷

<篇名>用针脉法

属性:灵枢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法繁多。用针者以六字概括。曰缓急大小滑
涩(一)。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
涩者多血而少气。微有寒。六脉主五脏诸病。详见经文。不繁赘。惟小脉不可针。诸小
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
而调以甘药也。
盖阴阳虚实互有盛衰者。则补之泻之。人迎主三阳。寸口主三阴。人迎大寸口一倍
二倍三倍。则三阳气盛。当泻三阳而补三阴。寸口大人迎一倍二倍三倍。则三阴气盛。
当泻三阴而补三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此补泻寒热之正法
也。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调和营卫之常法也。如久病阴阳血气皆不足。人迎寸口脉
皆小。只可用甘淡之药以调之。则慎用针。再者。藏气有绝于内外之分。绝于外者。则
脉去而不来。金匮云。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或来而无去。尺中无脉。此藏气将绝之脉
形。如不诊其脉而妄针之。下针即死。其死者有躁静之分。躁者五脏之气已先绝于外。
其脉去而不来。医者以手按尺脉。则寸关之脉全无。手足厥逆。四末本输诸井已无所
出。而十二原接受三百六十五节气味转注之道已绝。藏真之气。不得天气谷气入而合
之。则藏之气暴露于外。以致其脉去而不来。不用针亦将死之候。针之即死。其死也躁
动不安。盖因藏真之气尽量泄于外也。是谓逆厥。
静者五脏之气已先绝于内。其脉来而不去。医者以手按寸。则尺关之脉全无。张口
短气。吸而难入。盖藏真之气将绝。虽有天气谷气欲补充之。亦无能为力。不用针亦将
死之候。针之即死。盖藏真之气先竭而妄针之。重竭其外来之气。其死也静。是谓重
竭。
取五脉者死。其义有二。
(一)五里脉。尺动脉在五里。为五 之禁。盖五脏之真气。尝赖六腑水谷之气以养
之。五里乃手阳明之要穴。如藏气已损而妄针之。则六腑水谷之气补充五脏之要
道隔绝。得谷者昌。绝谷者亡。即此义也。
(二)五脏之气绝而各有脉形。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四季脉代(二)。但弦无胃曰死。如
按琴瑟。但钩无胃曰死。前曲后居。如操带钩。但毛无胃曰死。按之萧索。如风
吹毛。但石无胃曰死。来如解索。去如弹石。但代无胃曰死。动而中止。不能自
还。以上五脉。不可用针。仲景云。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本调以甘
药之正义。然次条释脉末语云。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经定为死
脉。贤如仲师。对此脉之断语。难治之上。加一必字。与不可治之死证。相去几
希。恶可用针乎。



<目录>下卷

<篇名>针效

属性:用针大要。诊脉后先辨其表里虚实寒热。久病暴病。阳盛阴虚。阴盛阳虚。或病六
腑。或病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大渊大陵太冲太白太溪诸原穴(本名俞穴)。针以出
病。藉用谷气托邪外出。故灵枢法天篇称九针十二原也。五脏痼疾。有外来者。有内生
者。有相传者。有阻碍部分者。用针手法。各有不同。经云。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
也。犹污也。犹结也。犹 也。刺虽久。犹可拔。邪自外来者。泻之而已。污虽久。犹
可雪。邪自内生。纵横传播。或补母。或泻子。或取其胜者而泻之之谓。结虽久。犹可
解。 虽久。犹可决。此即刺法论中上升下降。升之者。均须待时。解结之谓。降之
者。折其所胜。勿须待时。决 之谓。详见升降手法篇。不再赘。
六腑有疾。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