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者之久暂,

  而阴阳嘘吸之躁静了然矣。

  (三)强弱:

  以诊势之盛衰也,

  应指有力谓之强,

  无力谓之弱,

  前人每以脉形之软硬,与脉势之盛衰相混,

  内经凡言脉之大小,多指动势之盛衰也。

  (四)刚柔:以诊形之软硬也,6

  形软有因血虚,有因湿热,

  形硬有因血实,有因风寒,

  此即内经之所谓缓急也

  (五)滑妫

  以诊形之枯润也,

  血有余则脉滑,

  血不足则脉妫

  然血由气行,故亦可征气之盛衰云,

  气血必有津已载之,始能推行滑利,

  故内经以滑为阴有余,嫖阳有余,阴即津液也。

  (六)断续:

  以诊气血之通塞盛衰也,

  有形之断续,长短是也,

  有动之断续,促结娲是也,

  此条专言动之断续,

  应指有力有神,属于通塞,

  无力无神,关于盛衰,7

  亦有无力而有神者,微衰而兼塞也,

  来去停匀,五十不代,谓之续,

  参伍不调,有来有去,谓之断。

  其败也,虾游,鱼翔、屋漏,雀啄,

  塞者血塞也,衰者气衰也,败者气血俱败也。

  (七)长短:

  以诊气之郁畅也,气畅则虽弱而亦长,气郁则虽强而亦短。

  按气有出入,有升降,出入横也,升降直也,

  风寒外束,气出不利,脉来弦紧,

  痰饮中结,气升不利,脉来厥厥如豆,

  是长短皆有气郁也,

  经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亦言其大概而已。

  (八)高深:

  以诊气之嘘吸也,此指来去之远近,

  所谓息之深深,达之觉觉者,气之操纵也,

  浮沈是阴阳嘘翁之已然,

  高深是阴阳嘘翁之方然,8

  一言气之所在,一言气之所至。

  (九)厚薄:

  以诊血之盈虚也,

  以形体言,非浮沉之谓也,

  故有浮而厚,有沉而薄,

  浮中沉三候俱有,按之不断,谓之厚。

  仅在一侯,按之即断谓之薄。

  (十)宽窄:

  以诊气血之寒热盈虚也,

  气热则血涨,

  气寒则血消,

  血实则气充,

  血虚则气怯

  (一一)敛散:

  以诊气之寒热也,以两旁之边际言,非宽窄之谓也,

  宽窄指脉体之大小,9

  敛散指脉边之清浊,

  故气寒血盈,宽而亦清,

  气热血虚,窄而亦浊,

  亦非刚柔之谓也,

  一、刚柔指脉体之硬软,

  二、敛散指脉迟之紧松,

  故血虚气寒,软而亦紧,

  血实气热,硬而亦松,脉中有脊,而两边浑浑不清也。

  (一二)粗细:

  以诊气血之寒热盈虚也,宽厚相搏谓之粗,窄薄相搏谓之细。

  会通者,二十四象互相加乘,以求合于古脉,而诊百病也,

  如浮薄而硬,革也。

  浮薄而X,芤也。

  浮厚而敛,弦也。

  浮薄而散,微也。

  长硬而敛,紧也。10

  短X而散,濡也。

  高而数,促也。

  深而迟,伏也。

  短而刚强,动滑也。

  断而柔弱,结代也。

  长厚硬敛,弦牢也。

  长厚柔散,洪缓也。

  是故:

  芤、血虚也,

  迟、气寒也。

  伏、气闭也。

  代散、气脱也。

  血弱虚微、气血俱虚也。

  细紧,气血俱寒也。

  革、阴盛于上也。

  牢、阴盛于下也。

  洪促、气热于气分也。

  动滑、气热于血分也。

  浮数、气热于气分也。11

  沉迟、气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