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宜一切删除。

  一、疆域广狭,宜着其道里也。一府领若干县?一县领若干堡?总数远近,掣领提纲,分壤纵横,条分缕晰。其有犬牙交错之地,尤宜详细着明;务令四至分明,方舆可考。若插入生番地界、未隶版图者,例从阙如,不须式廓。

  一、人物立传,宜稽其实迹也。凡德行、文学、宦绩、武功,例所必录;而孝义、贞烈有关风化者,尤应表彰,以风薄俗。但必须事征其实、行考其详,不得附和随声,瞻徇滥列。如名宦则必开列政绩,乡贤则必呈送行状,文儒则必搜求著作,庶使信而有征,不至贻讥滥厕。其寄寓羁客、隐居名流,例得兼收,并宜博访。惟生存之人及升擢出省上官,概不收录,以符史例。其守节妇女,已奉旌表及未奉旌表而年例已符者,虽生存亦得并录,不在此例。

  一、田赋科则,宜析其等差也。台湾新旧县分不同,钱粮各异,从前旧额与清赋后新额悬殊,是宜纪载赅详,以备参考。田亩名为戈甲,即内地所谓邱段。其一戈一甲,当内地之若干亩,亦宜着明。其它园围、水圳与及隆恩租、抄封、杂税等项,并宜录载详明,毋紊、毋漏。

  一、物产土宜,宜辨其种类也。台湾果木杂卉与内地多有不同,称名亦异。如台湾之檨,即粤东所谓檬果;台湾之黄梨,即粤东所谓波罗。名异实同,足资互证。又如守宫色白能鸣,蜘蛛状类人面。此皆台湾物产之异者。他如蜃、蛤、鱼、虫,族类尤伙;倘考证綦详,可续稽含「南方草木状」、陆玑「草木鸟兽虫鱼疏」,则亦海外奇观也。

  一、土客风俗,宜究其异同也。台湾本无土著,生番即其土著。然自闽之漳泉、粤之惠潮嘉,自内地徙居,历年已久,悉成土著。而台地所称客庄者,乃指粤人所居而言,是闽又以粤为客矣。其土风不同,俗尚互异;所有冠婚、丧祭、岁时、伏腊、刚柔、驯悍,均宜分别釆风,着之于册。

  一、文艺杂着,宜广其搜罗也。大而辅经翼史,阐道明德尚矣。次若诸子百家导衍津派及词章训诂、图画谱牒之类,苟有可称,均当博釆。已刻者则购其书,未刻者则录其稿,或残缺散佚者亦宜分晰着明。

  一、地方修造,宜纪其兴废也。凡城池、衙署、学宫,孰为创建、孰为重修?均宜详其姓名、年月。其仓库、书院、义学、水圳及庙宇、寺观、桥梁、古坟、驿站并游观名胜之区,均须备录;倘已颓废者,亦着于册。

  一、职官缙绅,宜录其姓氏也。自府县、儒学、县丞、巡检、典史并武职各官,于某年某月履任,或实缺、或署理、代理、兼理,均宜详着。其缙绅则自文武进士、举人及五贡并宜着其科分、选贡之年,以备列表。

  一、寇贼兵事,宜详其始末也。明季、国初如林道干、颜思齐、朱一贵等已见旧志者,无庸备录。自乾隆中叶以后迄于近年,如蔡牵、戴万生之流,寇乱延及郡县,其始事因由、弭平功绩,宜详访之;即近年东洋、法国、凶番兵事,如于辖地有关涉者,亦宜博釆,登之册籍。

  一、产矿山场,宜察其地脉也。淡水附近地方,近出煤炭、金沙,乃大地精华,蓄久泄露;其它府、县如有五金矿、煤炭矿并樟脑出产之处,亦宜标其山名,纪录于册。

  一、番社方言,宜通其称谓也。旧志,于番语釆自诸罗一志。然番族平埔与高山不同、此社与彼社亦异,南、北、中路尤为大相径庭,未可仅据一隅,以概各社;允宜就番社之附近各厅、县者而博考之。

  一、灾祥变异,宜载其事实也。天灾流行,自古不免;史书所载,例不讳言。凡水旱、飓风、山崩、川竭、地震之类,俱宜纪其年月、着其地名。此外,一切祲氛、异闻、罕见者,亦不妨博釆兼收,以备登之志乘。

  (以上于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由台湾纂修通志总局司道宪札发黏钞,十月十四日到县,并于十月二十五日由盐运使衔补用道台南府正堂唐札发黏钞,二十八日到县)

  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奉到特授台北府淡水县调署凤山县正堂李为谕饬釆访事:『本年十月十四日,奉通志总局司道宪札开:「为照台湾修纂通志,各府厅州县疆域、乡堡、村镇、山川、道里、险隘、田园、沟洫、城池、廨署、营汛、仓廒、桥梁、津渡、坛庙、祠宇、书院、义庄、善举、人丁、户口、钱粮、税课、文武职官、兵制、选举、学校、人物、古迹、名宦、流寓、列女、番社、风俗、物产、典礼、政事、艺文、灾祥、兵事、中外交涉,并一切地方建置兴废沿革,均关记载,相应叙具修志事宜及釆访册式,饬发各属,先行按条釆访,各自纂辑成书,一面将釆访各项随时禀送本总局汇核纂办。该县即就地遴选品端学粹绅士,酌延数人,俾膺釆访之任,务宜查照现发册式事宜,逐条切实搜罗,详慎考核,毋任罣漏稽延,是为至要。至釆访不无费用,应由本总局各给银一百两,以资津贴。如有不敷,由该县自行筹办。其分省前后所有地方事宜奏咨案据有关征考之件,随时查访;所在衙门,由局分别申详移行钞取核办。除呈报两院宪暨分别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