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当不致另有言外事端。惟现准各国驻京大臣均来向本王大臣告知,贵国兴兵前赴台湾,有事生番。并新闻纸所载及接到中国沿海各地方官申报:本年二月间有贵国大战船一只寄泊厦港,拟借校场操兵;并据贵国带兵官声称,系自台湾、澎湖而来。查台湾一隅僻处海岛,其中生番人等向未绳以法律,故未设立郡县,即「礼记」所云「不易其俗、不易其宜」之意;而地土实系中国所属。中国边界地方,似此生番种类者他省亦有,均在版图之内;中国亦听从俗、从宜而已。此次忽闻贵国欲兴师前往台湾,是否的确?本王大臣未敢深信。倘贵国真有是举,何以未据先行议及?其寄泊厦港兵船究欲办理何事?希即见覆,是所深盼!为此照会贵外务省大臣查照可也。须至照会者。

  附件二总署致日本国外务省大臣照会(四月十八日)

  为照会事。

  照得本王大臣前据中国沿海各地方官咨报并准各国驻京大臣告知,贵国有派兵前往台湾之事。当以此事未经先行议及,未之深信;曾于本年三月二十六日汇叙函报各节,照会贵外务省大臣查照见覆在案。刻下想已接阅,当有复文在途矣。本年四月十四日奉上谕:『沈葆桢着授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以重事权。钦此』。本衙门查台湾等处遇有各国事务,闽浙总督驻札省垣,相距较远;船政大臣沈素悉中外情形,兹奉谕旨派充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必能悉心筹划、尽其事权,以符条约而敦睦谊。相应照会贵外务省大臣查照可也。

  附件三总署致日本国柳原大臣照会(四月二十七日)

  为照会事。

  照得上年贵国副岛大臣奉使来华,曾令贵大臣同翻译官郑来本衙门面询台湾生番戕害琉球人民之事。当经细询原委,曾准答复:台湾生番地方,祇以遣人告知;嗣后日本人前往,好为相待:其意非为用兵等情。迨贵副岛大臣并贵大臣濒行时,本王大臣曾向贵副岛大臣觌面,言及嗣后须按照修好条规所载「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承副岛大臣以「固所甚愿」一言相答。乃本年三月间,准各国驻京大臣向本王大臣告知,贵国兴兵赴台湾,将有事于生番。并迭据中国沿海各地方官申报,有贵国战船一只名「春日」,自台湾、澎湖来,寄泊厦港;带兵官海军少尉家柯声称「拟借地操兵」等语。本王大臣当汇叙函报各节,先行照会贵国外务省大臣;四月十四日,本王大臣续将钦奉上谕「沈保桢着授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以重事权。钦此」照会各在案。迄今均未准见复。嗣接闽省咨开:贵国火轮船一号驶过旗后口外,又有轮船二号到琅■〈王乔〉社寮港口停泊,至柴城踏看扎营地势各情;并接贵国中将西乡照会:率亲兵由水路直进番地,因琉球人民遭害,招酋开导,殛凶示惩等情咨报前来。

  本王大臣查台湾全地久隶中国版图,虽生番种类散处深山、向未绳以法律,总属中国管辖之人。即偶有洋面失险——如琉球人民受害前事,亦当知会应管辖之地方官查办。此次贵国兴兵,未经向本王大臣议及、亦未准知照,因何事派兵赴台?既与上年所言「非为用兵」之语未符,亦与条规内所载「两国邦土不可稍有侵越」等词相背!本王大臣殊为不解。今据各处探报,贵大臣奉命来华,已抵上海;经江苏应藩司、沈道将贵国船赴台湾一事向贵大臣详细剖说,业经贵大臣允为函致贵国外务省并由电报知会厦门领事转告贵国中将等因。足见贵大臣克敦和谊,顾全大局。俟贵外务省暨厦门复信到沪,仍希贵大臣与应藩司、沈道平心妥议;总期彼此同守修好条规,永久不渝。贵大臣既为两国通好而来,如能尽其事权以固睦谊,本王大臣自当与各国来华大臣一体优礼相待。为此照会贵大臣查照可也。

  附件四日本国柳原大臣致总署函(五月十七日)

  谨启者:本大臣猥以菲材,简命驻华。阳历五月二十八日——即四月十三日,行抵上海;晤沈道台,始悉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经贵王大臣早有公文专人寄往东京,给我外务大臣取具复文等语。故本大臣暂停沪上,等候本省有何音耗。续于六月十三日——即四月二十九日,本大臣接由上海新关税务司将贵王大臣于十三年四月十八日再给我外务大臣之公文一角传递前来;本大臣接此,即于是日付邮寄回去后。于六月十八日——即五月初五日接到本省六月九日——即四月二十四日发来给本大臣函文,内云:『本月四日——即四月二十日,有英国士人麦坚者来省,面递总理衙门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所发之公文;本省接阅之下,此邮未及即修复文等因,并照录贵署来文咨送前来。据此,可期下邮必有回文,或委本大臣代为办具照复。惟以海路■〈艹迢〉■〈艹遰〉,虽有汽轮,一往一来辄需兼旬;知关贵王大臣盼念,理合先兹具闻。

  至于本国命将征番一事,会潘藩台奉旨下闽路经沪渎,本大臣于本月六、七两日——即四月二十二、三因沈道台得与邂逅,面谈一切。所有情节,闻经两宪具达尊听,故不赘述。昨者探得麦坚已回沪地,趁船北上;本大臣闻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