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情到本兼署部院、据此。除咨钦差大臣查照外,相应咨呈。为此咨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谨请查照施行。

  再,闽浙总督系本兼署院本任,毋庸会衔:合并咨明。

  福建中外交涉事件清册

  ……

  台湾口已结各案

  一、同治十年二月间案奉院行,据合众国驻厦领事官李让礼申陈饬催押追艋舺德兴号应赔担保买办吴阿成逃匿美商探臣行银货二千六百余元限缴一案。

  (见各省美国交涉档)

  ●总署照会美副使关于日本遣兵赴台与日使柳原等辩论始末(同治十三年六月二十日)

  ——录自「中美关系史料」「同治朝」页一一四九~一一五九。

  大清钦命总理各国事务和硕恭亲王,为照会事。

  查日本国于同治十年七月派大臣伊达暨随员柳原等来天津,与李中堂议定修好条规,彼此画押钤印。八月间,大臣伊达暨随员柳原等进京,本衙门以礼相待。同治十二年四月,大臣副岛暨随员柳原等复赴天津,将修好条规、通商章程公同互换,旋即进京。五月间,大臣副岛派随员柳原等来本衙门面询三事:一、澳门是否中国管辖,抑由大西洋主张?一、朝鲜诸凡政令,是否由该国自主?一、即台湾生番戕害琉球人民之事,拟遣人赴生番处说话等语。本大臣于晤谈时,询其原委;据随员柳原等答复,谓澳门地方恐须通商,不过询问明晣,为将来议办张本。朝鲜之事,冀中国调停其间。若台湾生番地方,祇以遣人告之;嗣后日本人前往,好为相待:其意皆非为用兵等语。时因议论觐事未定,本衙门未便置词。迨六月初,觐见礼成,大臣副岛定期出京;本大臣等于送别时,言明嗣后彼此须按照修好条规所载,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本大臣等所以郑重出之者,即指台湾生番等事而言。大臣副岛亦心领神会,以「固所甚愿」一言相答。乃本年三月间,准各国驻京大臣知照并新闻纸所载及中国沿海各地方官申报,日本国有兵船前赴台湾,有事生番;经本衙门两次照会日本国外务省,请其照复。旋奉谕旨:派沈葆桢为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复奉旨:派潘霨为帮办大臣等因,钦此。随据闽省奏报:日本国中将西乡带兵到闽,给闽浙总督照会;经闽浙总督按照条约、援引公法照会中将西乡,请其早日回兵。乃中将西乡不与该督照复,径自领兵由琅■〈王乔〉登岸,焚毁牡丹等社,扎营番地。四月间,大臣柳原到沪,本衙门复办给照会,并经上海沈道及应藩司先向询问;后潘藩司抵沪,复偕沈道向大臣柳原详细晤论,面议办法三条,彼此立手书为据。潘藩司旋赴台湾,偕台湾夏道前往琅■〈王乔〉面见中将西乡,交沈大臣所给照会及大臣柳原信函,逐条辩论;中将西乡允一面致书大臣柳原,一面由厦门电报寄信回国,暂不添兵前来。潘藩司、夏道派人传齐各社生番头目,呈递「嗣后无论中外商民遇有遭风,均当竭力保护,不敢再有欺凌、杀害、抢夺情事」切结存案。潘藩司即函致大臣柳原,请其即行函致中将西乡查照前议,请示本国早日撤兵,以便中国派兵设汛,永相保护。大臣柳原以非印文,嘱沈道函致台湾换给沈大臣、潘藩司联衔印文照会,方能信致本国云云。沈道当即函致台湾,而大臣柳原不候沈大臣、潘藩司联衔印文照会,忽尔自沪起身,由津进京。查台湾之事,业经先后奉旨派沈大臣并潘藩司办理,潘藩司并与大臣柳原、中将西乡晤面商议如何办法。此次大臣柳原既经进京,本大臣等自不能不与往来议论;即大臣柳原想亦欲将台湾之事办妥,再办别事。恐贵大臣暨各国大臣未知其详,除将始末缘由照会各国大臣外,特备文照会贵大臣;并将中国与日本外务省暨大臣柳原照会并信共八件,一并抄送贵大臣查照。须至照会者。

  右照会大美国钦命参赞统理全权事务大臣卫。

  同治十三年六月二十日。

  附件一总署致日本国外务省大臣照会(三月二十六日)

  为照会事。

  照得贵国与中国自换约以来,各尽讲信修睦之道;彼此优礼相待,友谊日敦。上年贵副岛大臣奉使来华,与本王大臣诸事和商,情意颇洽。五月间,副岛大臣特遣随员柳原、翻译官郑来本衙门面询三事:一、澳门是否中国管辖,抑由大西洋主张?一、朝鲜诸凡政令,是否由该国自主?一、即台湾生番戕害琉球人民之事,拟遣人赴生番处说话各情。本王大臣当于晤谈时,详论所询原委。嗣经贵国翻译官郑答复,谓澳门地方恐须通商,不过询问明晰,为将来议办张本。朝鲜之事,冀望中国调停其间,可藉中国之力劝解。若台湾生番地方,祇以遣人告知;嗣后日本人前往,好为相待:其意皆非为用兵等语。足见邦交益固,彼此均泯猜嫌。迨贵副岛大臣濒行时握手言别,本王大臣曾向贵副岛大臣觌面,提及嗣后须按照修好条规所称「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承副岛大臣以「固所甚愿」一言相答。溯自副岛大臣驻华多日,并未向本王大臣议及前询三事,而本王大臣亦从无于条规外允有别事;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