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固之兵,不计岁月,渐令修葺,自余土木不急之役,伏乞特降指挥,悉俾停罢,所贵顺承天意,以致膏泽。」(梁焘亦有两章,月日不同,更须考详。)
  注  释
  【一】除第四铺外「铺」原作「辅」,据阁本改。
  【二】及朝廷近日擢用臣僚「及」原作「乃」,据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蔡确诗谤改。
  【三】讥谤朝廷「讥」原作「议」,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四】尽用仁宗朝章献明肃皇太后故事「太」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五】诗邶风绿衣「邶」原作「卫」,据阁本改。
  【六】涢河「河」原作「海」,据阁本及下文改。
  【七】右司谏□安诗「右」原作「左」,据下文及本书卷四二四元佑四年三月乙未条改。
  【八】章奏房「章奏」二字原倒,据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七蔡确诗谤乙正。
  【九】□安诗「诗」原作「世」,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当时谁曾有异议「谁」原作「确」,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一】五月二十八日丁酉「二」字原脱,据阁本及同上书补。按:元佑四年五月庚午朔,丁酉为二十八日。
  【一二】多涉讥讪「讥」原作「议」,据阁本及尽言集卷九论蔡确作诗讥讪事改。
  【一三】咸谓罚不能当其罪「咸」原作「或」,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四】汉文帝「帝」字原脱,据阁本补。
  【一五】见今五百四百至二三百步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作「今阔至五百四十步,次亦三二百步」,疑是。
  【一六】界河「河」原作「海」,据阁本及同上书改。
  【一七】庶使邪正有辨「庶」原作「务」,据阁本及尽言集卷九论蔡确作诗讥讪事改。
  【一八】昭宣使「昭」原作「招」,据阁本改。
  【一九】寖紊朝政「寖」原作「寝」,据阁本改。
  【二○】特为降此指挥「降」原作「隆」,据阁本及栾城集卷四一论侯偁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改。
  【二一】犯无戎之戒「戎」原作「成」,据阁本、活字本及尽言集卷六为愆亢乞罢修城及诸土木之役改。
  【二二】比之前日去其大半「比之」二字原脱,据同上书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二十六
卷四百二十六
  起讫时间 起哲宗元佑四年五月庚午尽是月庚辰
  卷  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十六
  帝  号 宋哲宗
  年  号 元佑四年(己巳,1089)
  全  文
  五月庚午朔,中书舍人彭汝砺次当转对,上言曰:「臣伏念治乱之机,在于好恶,好恶之端,在于谨其始。其始正,无所之而不为正;其始不正,虽有智力不能善其后。是以人主必务学,学莫大乎近正人。昔者成王始谋于庙,其言忧深思远,栗栗危惧,若陨渊坠谷,所以求助甚至;而髃臣进戒,反复曲折,独以学问为先急,其君臣可谓知本。其诗曰:『访子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惟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又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当时外则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相之,内则伯禽、叔虞与游焉。夫左右前后无非正人也,虽欲为不正,亦无为之者矣。成王幼则能治身,能事亲,长则能治其天下国家,制礼作乐,刑措不用,本不在兹乎?陛下盛德至行,得于天甚厚,见于政事甚善,非臣下所能窥度高下、浅深、小大。近侍进读,儒臣劝讲,其见闻可谓甚博;耆俊在位,才能在职,其辅翼可谓甚觽。然学者,非听诵之而已,闻乎其言,得乎其中,将见乎其外。今臣下论说,使陛下诚能不疑,诚能有得,则善若犹未也,是几为文具而已。夫德义之士,孰不竭忠毕诚,以致其君于道?隔于内外,限于上下,有不得而见,虽见有不得而久,虽久有不得而言,虽言有不得而尽。辅弼之人少,顺从之人觽,善或莫能告,过或莫能知。臣甚惧所以辅成圣德者未至,而神明之或遗也。夫以一人治天下甚难,以天下而望一人甚重。凡事之是非可否,转徙于无穷;人之真伪邪正,藏于不可知。而侈丽之玩好,方杂沓而陈于前;便嬖之使令,方并进而随其后;议论辨说,方日荡其心术;声音颜色,方日眩其视听。一好一恶,治乱自此分,此不可不察也。记曰:『三王、四代惟其师。』诗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王者师友不可无,久矣,何独于今而疑之?然则如之何?曰:尊有道者,以时使见,游燕或俱,言动使相接焉;简上下之分势,尽君臣之底里,问以所疑而无愧,质之所欲而无间;有善焉,使必告,告焉而必从;有过焉,使必谏,谏焉而必改。如是,其庶几乎?传曰:『正君而国定。』此之谓也。」贴黄称:「臣窃闻皇帝在宫中无他,惟好留心典籍,比御迩英,数垂清问,此太皇太后陛下慈训切至,皇帝陛下明德浚发,天下闻之,抃蹈相庆。然人主之学实不止此,臣不胜区区,愿因左右供奉之官,分正辅道规谏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