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引,距江近而距湖远,名为江运八岸,归淮北监掣同知管理。淮北改票后,北课轻而南课重,恐其藉江运有侵占,遂停运,摊课于淮北溢销之内。
按:江运并未停运,摊课之说或议而未行欤。
产盐
淮南盐滴滷煎成。其法择滨海之地有滷气者平治之,名曰筅置;置成名曰滷场;取滷时铺草灰于<土亭>上,俟一、二日灰色转黑,遥望之有白光,则知滷气已升,预于高处挖一池,扫灰入,以潮水搀和之,名曰灰池;低处亦有一池,用芦竹管通于灰池,使灰水澄清灌入,名曰滷池;池旁设土灶,上安铁<钅敝>,以白草煎之,俟<钅敝>中起大泡,则点以皂角水而成盐。凡产盐只旺于春秋,在夏则燥烈而无滷气,在冬则盐花入土,非数日不能摊灭也。淮北则以日晒盐。其法于滨海处挖深沟,与海河之水平,冬令东北风紧,潮水必大灌入沟内,即以芦草填塞沟口,使在沟之水不能退,谓之拿寒潮。其盐池于平地挖深尺许,用砖铺成,俟日暖时引潮入池,晒一、二日,潮水即起泡,池丁持帚入水扫之,随扫随即成盐。太平局之盐颗粒大,俗名旗杆斗,以斥色为上,中当盐色稍紫则次之,西临临浦、青口则白而细为下矣。每小满节前后,扫盐最易,故谚云:“小满十八扫”。此十八日内,即可收一纲之盐。过此亦能晒扫,第成盐较迟耳。酷暑所扫为火盐,粒必中空;酷寒所扫为寒枪,其形尖而长作凌冰色,皆不堪用。从此铺池皆按引额,有一定丈尺,不准私放宽大。池丁作奸,则将池四旁沙土平筑如砥,名为沙基,小满时潮水过此,不待入池即可成盐。是以淮南有缺产之虑,淮北则惟恐余盐太多,透私害价也。
场务
淮北三场,受害在水。一缕盐河,由清江浦上游之双金闸进水,历武障、义泽等六坝,过板浦,由临浦堰入海,藉以浮送盐船。水大则六坝易决,一泄无余;水小则淮民堵塞双金闸,逼水东下,以资灌溉。上游蒙沂之间,来源太弱,设遇韩庄阻水,淮河亦虑胶舟。故北盐产甚易,而到坝更艰险也。淮南二十场,受害在风潮。每遇有闰之年,潮水必大,<土亭>场居室顷刻荡然。故各场皆自筑避潮墩,潮大时仅以身免。北场从前章程甚简,每开纲时,票贩预纳钱粮,分司查明各池商所收盐数,按上、中、下三等均匀配签,当堂掣给,听其雇人捆运而已。壬子纲后,认运者少,不得已先盐后课,俟盐到西坝出运时再行纳课。近今数年,则盐场听商自指,盐价听商自付,渐至与营中互运,以盐为水脚,愈趋愈下矣。淮南周折极多,名目亦伙,于物则有斗、概、包、索、签、掀、桶、蓆等八事,于人则有捆、忙、勾、杠及地户、掌管六项,极为琐碎,索费甚多。现在章程由分司核定总数,饬场晓谕,此风始戢。
官制
运司,乾隆十九年,河臣条奏以东台同知裁汰,下河一带水利归运司兼管。道光二十六年,添设盐捕营,加兵备道衔。
淮南监掣同知,驻仪徵,专司仪徵掣盐事宜。
淮北监掣同知,驻怀安府城外河下,专司江运八岸事宜。
泰坝监掣官,驻泰州北门外大浦,有印有署有养廉而无员缺。向例一年一更换。盐务与地方轮委,盐务以监掣分司委管,由运司会同藩司详委。近年不拘此例。
永丰坝监掣官,向掣淮北之盐,改票后无专责。自康熙二十八年起,归清河县兼管。咸丰六年,前督盐宪怡改委海分司兼管。今因之。
海州分司运判,专司淮北三场盐务。原驻怀安,为怀安分司,乾隆间改驻海州之板浦镇。自咸丰三年以后,西坝督销事烦,驻于清江浦。
通州分司运判,驻通州之石港,专司淮南所属九场盐务。
泰州分司运判,驻东台县,专司淮南十一场盐务。
盐运司经历、广盈库大使、盐运司知事、白塔河巡检,以上四员均属运司首领,行纲盐时分理监收钱粮、给引目及皮票呈纲等事。今惟库大使管库,余候差委。
板浦场、中正场、临兴场,以上三场大使海分司属。
丰利场、栟茶场、角斜场、石港场、金沙场、余西场、掘港场、余东场、吕四场,以上九场大使通分司属。
富安场、安丰场、梁垛场、东台场、何垛场、丁溪场、草堰场、刘庄场、伍佑场、新兴场、庙弯场,以上十一场大使泰分司属。
仪徵批验所大使,南监掣所属。
淮北批验所大使,北监掣所属。
乌沙河巡检,原驻安东,乾隆间改归乌沙河,在淮安之北,亦监掣所属。
盐捕营都司,驻扬州东乡霍家桥,专司缉私事宜。
盐捕营左哨二司把总二员,外委二员,归都司所属。
以上一营,道光二十七年添设,隶督标。
查两淮旧有运司、副使二缺,又安丰场等副大使六缺,均于康熙年间裁汰。又有余渎、兴庄、余中、白驹、莞渎、天赐、洪白、西亭、小溪、马塘等十场均归裁并。咸丰九年奉文裁汰冗员,有请以金沙、刘庄裁并,后以绅民禀留,暂缓办理。再查仪徵旧有子盐大使,亦系差缺,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