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更代相付。
  北齐官秩,一品每岁八百疋,从一品七百疋,二品六百疋,从二品五百疋,三品四百疋,从三品三百疋,四品二百四十疋,从四品二百疋,五品一百六十疋,从五品一百二十疋,六品一百疋,从六品八十疋,七品六十疋,从七品四十疋,八品三十六疋,从八品三十二疋,九品二十八疋,从九品二十四疋。执事官一品以下,给公田各有差。
  后周制禄秩,下士一百二十五石,中士以上至上大夫各倍之,上大夫是为四千石,卿二分,孤三分,公四分,各益其一,公因盈数为一万石。其九秩一百二十石,八秩至于七秩,每二秩六分而下各去其一,二秩、一秩俱为四十石。
  隋京官正一品禄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为差,至正四品,是为三百石。从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为差,至正六品,是为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为差,至从八品,是为五十石。其给皆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县令,则计户而给禄,各以户数为九等之差。其禄唯及刺史二佐及郡守、县令。京官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至五品则为田三顷。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廨田以供。
  大唐定给禄之制,京官正一品,米七百石,钱九千八百。从一品,米六百石。正二品,米五百石,钱八千。从二品,米四百六十石。正三品,米四百石,钱六千一百。从三品,米三百六十石。正四品,米三百石,钱四千二百。从四品,米二百六十石。正五品,米二百石,钱三千六百。从五品,米一百六十石。正六品,米一百石,钱二千四百。从六品,米九十石。正七品,米八十石,钱二千一百。从七品,米七十石。正八品,米六十七石,钱一千六百。从八品,米六十二石。正九品,米五十七石,钱一千三百。从九品,米五十二石。从并同外官,各降一等。其干力及防合、庶仆并别给。内外文武官,自一品以下,并给职田。京官诸司及郡县,又给公廨田,并有差。
通典卷第二十 职官二
  三老五更 三公总叙四辅二大附 太师 太傅
  太保 太宰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马
  总叙三师三公以下官属
    三老五更
  三老五更,昔三代所尊也。三者,道成于三,谓天、地、人也。老者,旧也,寿也。诗云:「方叔元老。」书称:「无遗我黄耇之言,则罔所愆。」五者,训于五品。更者,更也,五世长久,更相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己也。故三老五更,皆取有道、妻男女完具者为之。郑玄曰:「老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蔡邕曰:「更,当为叟字之误也。」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三公设几,九卿正履,祝鲠在前,祝饐在后。鲠音鲠。饐音咽。使者安车轮,送迎至家,天子独拜于屏。其明日,三老诣阙谢,以其礼遇泰尊故也。
  后汉明帝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躬、荣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其身。安帝以鲁丕、李充为三老,灵帝又以袁逢为三老,赐以玉杖。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咽之鸟,欲老人之不咽也。
  魏高贵乡公即位,幸太学,命王祥为三老,祥字休征。郑小同为五更。康成之孙。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
  后魏孝文养老于明堂,以尉元为三老,元字苟仁。游明根为五更。明根字远志。帝再拜,三老肃拜。郑众云:「但俯下手,今时拜是也。」音于志反,即今之揖也。给三老上公之禄,五更元卿之禄。
  后周武帝保定三年,诏以太傅、燕国公谨于谨为三老,赐延年杖。帝幸太学以食之。三老入门,皇帝迎拜门屏之间,三老答拜。有司设三老席于中楹,南向。太师、晋国公护升阶,设几于席。三老升席,南面,凭几而坐。大司寇、楚国公宁升阶,正舄。皇帝升,立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皇帝跪设酱豆,亲自袒割。三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酳。有司彻讫,皇帝北面立,访道。三老乃起,立于席后。皇帝曰:「猥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治之要,公其诲之。」三老答曰「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用安,惟陛下念之」云云。三老言毕,皇帝再拜受之,三老答拜,礼成而出。其余历代皆无。
    三公总叙四辅二大附
  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有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其爵视卿,其禄视次国之君。」汉官仪曰:「仓颉作书,自环者谓之ㄙ,背私者谓之公。」韩子曰:「背私曰公。鼎足三者,三光也。」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语,言也。得能则用之,无则已,不必备其官。小人处其位,不如且阙。故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参职天子,何官之称?天文三台,以三公法焉。三台,星名。台,一作能。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周成王作周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