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考》中所征之书,所持之论,则余《源流真伪通考》中已悉备之,不必复述。此外复有於《伪尚书》各篇中签出字句所本,及剿袭而失其意,与措语之不当者;虽若细碎,然皆足资考证。不忍尽弃,因复附录於此。
  △辨《伪古文虞书》
  ○《大禹谟》
  “舍己从人”,语自《孟子》来。
  “帝德广运”,语本《吕览》。
  《左传》文七年,萑币《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僖二十四年传文引《夏书》曰:“地平天成。”
  庄八年,庄公引《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
  襄二十一年,臧武仲引《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哀六年,孔子引《夏书》曰:“允出兹在兹。”襄二十三年,孔子引《夏书》曰:“念兹在兹。”
  襄二十六年,声子引《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帝曰来禹”章:──《论语》载尧命舜之语,而此乃抄袭之,却又分作三处,用他语增饰之,谓人尽可欺也。《论语》此数句本系韵话,今离而为三,使有韵者无韵。
  “洚水警予”,语本《孟子》。
  《左传》襄五年,引《夏书》曰:“成允成功。”
  《周语》,内史过引《夏书》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左传》哀十八年,引《夏书》曰:“官占惟能蔽志,昆命於元龟。”
  “正月朔旦”一节:──按:《舜典》云:“受终於文祖。”又云:“舜格於文祖。”未有言受命者。命者,生人之事也。神宗既为尧,则禹是时安得受命於尧乎!
  “帝初於历山”以下,语本《孟子》,而故改易之。
  △辨《伪古文夏书》
  ○《五子之歌》
  《周语》,单襄公引《书》曰:“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晋语》,知伯国引《夏书》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左传》成十六年,单子引《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左传》哀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周语》,单穆公引《夏书》曰:“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胤征》
  《左传》襄二十一年,祁奚引《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
  襄十四年,师旷引《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於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於是乎有之。”
  “其或不恭,邦有常刑。”本《周礼天官小宰》。
  《左传》昭十七年,大史引《夏书》曰:“辰不集於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
  昭二十三年,吴公子光曰:“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
  昭十四年,叔向引“《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辨《伪古文商书》
  ○《仲虺之诰》
  “惟有惭德”,语本《左传》季札语。
  《左传》昭二十八年,晋叔游云:“《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晋人尚排偶,故二十五篇中多偶语,如“苗之有莠”及“不迩声色”,“德懋懋官”等语皆是。三十三篇中亦间有偶语,要有多少自然气象,即比体亦不若“苗之有莠”语气稚弱也。
  “葛伯仇饷”一节,语本《孟子》,而增减改易之。
  《左传》襄十四年,中行献子引“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取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宣十二年,士会引“仲虺有言曰:‘取乱侮亡。’”襄三十年,子皮引仲虺之志,亦四句;“亡者”句在下;“道”作“利”。
  ○《汤诰》
  《周语》,单襄公引“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邦,无从非彝,无即忄舀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未尝言《书》也。此分作二处用。
  《论语》载《汤诰》一节,此则离合增减而用之。“简在帝心”,承上“帝臣不蔽”而云:“有罪不敢赦”,言人之有罪,汤不敢赦也,此作“罪当朕躬,弗敢自赦”,失其义矣。《周语》,内史过引《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伊训》
  “百官总己以听冢宰”,语本《论语》。
  “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语本《孟子》“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毫。”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学《礼记》语。
  “尔惟德,罔小”数语,即昭烈“勿以善小而不为”二句语意。此贪作参差对待语,而其实一意。乃曰“罔小”,曰“罔大”,遂令下句不可解。
  ○《太甲上》
  “顾讠是天之明命”,本《大学》。
  “昧爽丕显”,本《左传谗鼎之铭》。
  “坐以待旦”,用《孟子》语。
  “予弗狎於弗顺”,本《孟子》。
  ○《太甲中》
  《左传昭》十年,郑子皮引《书》曰:“欲败度,纵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