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色。色色無邊。故云具足。並無質果。是謂清淨。
  一切世間無能映奪。
  五勝相。色容蔽於大眾。威德懾於羣魔。力無畏圓。何能映奪。
  具眾寶相一一分明。
  六貴相。無邊寶相。圓明可貴。超過聖帝。故曰分明。
  一切宮殿悉現其像。
  七應相。不往普現。如鏡中像。
  一切眾生咸得目見。
  八無礙相。有感斯見。無隔山河。
  無邊化佛從其身出。
  九化相。化從真流。源無有異。
  種種色光充滿法界。
  十吉祥相。身智光照。普稱世間。此上勝德。大同經初。二結通廣徧。
  如於此清淨光明香水海(至)悉亦於彼現身而坐。
  且結同類一界。餘皆略也。
  △四毫光警召五。初放光處。
  爾時彼佛即於眉間放大光明。
  顯中道故。
  △二主光名。
  其光名發起一切善根音。
  發動宿種。生起新善故。善根有三。一者生福及不動業。以施忍智三而為善根。二厭苦求滅。以信等為根。三求無上慧。以四等不放逸五法為根。通說善根。以依聖教。發心為性。故云音也。
  △三眷屬數。
  十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
  無盡法故。
  △四照分齊。
  充滿一切十方國土。
  充滿十方。通方教故。
  △五明光勝益。文有十句。
  若有眾生應可調伏其光照觸即自開悟。
  無明重者。自覺智開。
  息諸惑熱。
  煩惱深者。息現行惑。
  裂諸蓋網。
  勤修難出。裂五蓋網。
  摧諸障山。
  三障重者。摧諸障山。
  淨諸垢濁。
  未解脫者。淨心垢種。
  發大信解。
  未信大者。發起入住。
  生勝善根。
  闕資糧者。生其勝善。
  永離一切諸難恐怖。
  未入地者。除五怖畏。
  滅除一切身心苦惱。
  色累功用。滅身心苦。
  起見佛心趣一切智。
  滯無生者。見佛趣果。此約差別。對治以釋。若約橫配。生善見理。可以準思。
  △五當機雲集二。初通顯諸王雲集致敬。
  時一切世間主并其眷屬(至)悉詣佛所頭面禮足。
  △二別顯諸王雲集儀式。二先廣明喜見。即正出本事之緣。文六。初標名辨統。
  諸佛子彼燄光明大城中(至)統領百萬億那由他城。
  △二總辨眷屬。
  夫人采女三萬七千人福吉祥為上首王子五百人。
  有德曰夫人。有色曰采女。別本王子云。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案瓔珞本業經上卷云。十住銅輪寶瓔珞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下銀輪寶瓔珞五百子。金輪一千子初地四天王萬子。二地忉利天王二萬子。三地已上乃至淨居天王。但云眷屬亦如是。故知無過二萬子者。若三界王即當等覺。又以一切菩薩為眷屬。桉喜見所統。但以城言。又見佛興。至第三佛。方云去世銀輪五百。斯為正也。若約教異。理亦可通。
  大威光為上首。
  有大威德。其道光明故。
  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見為上首。
  △三威光得益二。初舉因總標。
  爾時大威光太子見佛光明(至)即時證得十種法門。
  △二列益名體。皆從勝用標名。
  何謂為十所謂證得一切諸佛功德輪三昧。
  佛德圓滿。摧障稱輪。定中能知。故受期稱。
  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
  此總持能持諸佛普法。
  證得廣大方便藏般若波羅蜜。
  即空涉有名為方便。斯則權實雙行。為不共般若。稱體用之廣大。
  證得調伏一切眾生大莊嚴大慈。
  以二嚴調伏真實慈也。
  證得普雲音大悲。
  法雲震音。能拔苦本。
  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
  稱理法喜。故德無邊。自他俱慶。心為最勝。
  證得如實覺悟一切法大捨。
  知離名法。法亦應捨。如實捨也。
  證得廣大方便平等藏大神通。
  善巧起用。平等無思。通從此生。故名為藏。
  證得增長信解力大願。
  盡眾生界。荷負無疲。要令信解。為大願也。
  證得普入一切智光明辯才門。
  所有辯才。皆入佛智。自他俱照。是曰光明。此上十法。初三功德法。次四熏修法。後三起化法。多言大者。境界無邊。稱性廣大。智契貫達。並受證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八


  十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九(入第十一卷經第五紙)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偈讚如來二。初說偈之由。
  爾時大威光太子(至)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