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頌無。
  有剎無光明黑闇多恐懼苦觸如刀劒見者自酸毒。
  △二九頌有。
  或有諸天光或有宮殿光(至)法界悉周徧。
  △十明剎中音聲善惡。即各各演法海文三。初有二頌。惡道唯惡。
  有剎甚可畏嘷叫大苦聲(至)恒出憂苦聲。
  △二有三偈。頌人天通善惡。
  或有國土中常出可樂音(至)及樂音徧滿。
  △三有六偈。明佛菩薩善而非惡。
  諸佛圓光內化聲無有盡(至)一切無不聞。
  正顯各各演說法海辨。
  此下入第十一經。

  ○毗盧遮那品第六

  △初來意者。前明此因之果。今辨前果之因。答前因問。故次來也。因是果因。故標果稱。又不以人取法。知是誰因。前品初云。毗盧遮那。曠劫修因之所嚴淨。今方顯其事。二釋名者。略云光明徧照。廣如前釋。三宗趣者。明因廣大。為宗證成。前果為趣。四釋文者。一品分三。初總明本事之時。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微塵數劫復倍是數。
  即二佛剎塵數劫也。
  △二別顯本事之處三。初總明剎海。
  有世界海名普門淨光明。
  △二別明一剎。
  此世界海中有世界(至)其劫名曰種種莊嚴。
  略無剎種。剎名勝音者。多佛出世說法音故。次彰剎相。後說劫名可知。
  △三的指一方。如今娑婆中別說一四天下也。於中亦三。初總明感應之處三。初正明香海。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明。
  非持種之海。即如今四洲之海耳。
  △二海出華山。
  其海中有大華須彌山(至)十寶欄楯周帀圍繞。
  △三山頂之林。
  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華枝輪。
  說此林者。佛於中現也。上標舉下顯嚴。
  無量華樓閣無量寶臺觀(至)種種眾生於中止住。
  說城居人者。總舉所化也。
  △二別明能感居人三。初標主伴二城。
  諸佛子此林東(至)百萬億那由他城周帀圍繞。
  雖有天城。以佛出故。人城為主。
  △二釋主城二。初顯處嚴。
  清淨妙寶所共成立(至)眾鳥和鳴聽者歡悅。
  城上守禦曰櫓。繞城別築土臺曰却敵。優鉢羅等。即青黃赤白四色蓮華。
  △二彰人勝。
  此大城中所有居人(至)心有所欲應念皆至。
  △三略釋伴城二。初顯城名居類。
  其城次南有一天城(至)百萬億那由他數。
  通前人城。共圓八部。而無第七緊那羅城及第八摩睺羅伽。乃以梵天自為一類。下雲集中。經文具列。已成十數。表無窮盡。
  △二辨圍繞莊嚴。
  此一一城各有萬億(至)一一皆有無量莊嚴。
  世界不同安立少異。不可例此。
  △二別彰道場嚴事二。初辨道場嚴。
  諸佛子此寶華枝輪大林(至)種種妙華周徧十方。
  △二辨蓮華香海為佛現故。
  其道場前有一大海(至)恒出妙音周徧十方。
  △三別顯時中本事二。初總舉劫中多佛。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至)微塵數如來出興於世。
  將欲說別。先舉其總。言最初劫者。即種種莊嚴劫也。既言最初。此後更有大劫。於理無違。
  △二一一別顯。正彰本事經來不盡。故無總結。歷事四佛即為四別。初逢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佛六。初總標佛號。
  其第一佛號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
  一切功德山者。福德崇峻。不可仰也。復言須彌者。定慧高妙。難傾動也。言勝雲者。慈覆智潤。廣無邊也。
  △二先瑞熟機二。初現瑞熟機二。初標現時。
  諸佛子應知彼佛將出現時一百年。
  △二顯瑞相。
  此摩尼華枝輪大林中一切莊嚴周徧清淨。
  上標下列。
  所謂出不思議寶燄雲(至)轉妙法輪種種言辭。
  有其十種。於中說前世所行者。示其種子。將成熟故。說佛名號。令憶念故。說大行願。使修發故。說轉法輪。使常聽習生法眼故。
  △三結瑞意。
  現如是等莊嚴之相顯示如來當出於世。
  △二覩瑞機熟。
  其世界中一切諸王(至)悉欲見佛而來道場。
  △三正顯佛興二。初一處道處成二。初總明出現。
  爾時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至)大蓮華中忽然出現。
  △二別顯勝德。略有十相。
  其身周普等真法界。
  一示身相。法無不在。本自普周。智與理冥。故等彼真界。能令色相隨彼融通。法界塵毛。重重全徧。
  一切佛剎皆示出生。
  二悲相。不捨因行。無所不生。
  一切道場悉詣其所。
  三成相。理行時處。為一切道場。身智俱游。名為悉詣。
  無邊妙色具足清淨。
  四色相。湛然常住。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