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眾而說頌言。
  △二正陳十偈。分為三別。初二偈示佛出現。
  世尊坐道場清淨大光明(至)一切所瞻奉。
  既滅闇難遇不可失時。
  △二令觀佛德。
  汝觀佛光明化佛難思議(至)心生大歡喜。
  有德有慈。真可歸也。
  △三引例勸歸。
  觀諸菩薩眾十方來萃止(至)瞻仰於法王。
  無遠不歸。故宜往見。
  △五父王宣告二。初宣告所因。
  諸佛子彼大威光太子(至)觀諸眷屬而說頌言。
  以聞讚故。太子道深。親承佛益。王機猶淺。轉假他聞。
  △二正以偈告。十一偈分三。初有三偈。集眾勸觀。
  汝應速召集一切諸王眾(至)共往觀如來。
  △二令辦供。
  一切諸城郭宜令悉清淨(至)皆令在空住。
  鄭注禮云。巾猶衣也。謂繒綵衣帶。牽繫於車。廣雅云。馭駕也三齎供供佛。
  一切持向佛心生大歡喜妻子眷屬俱往見世所尊。
  △六俱行詣佛。
  爾時喜見善慧王(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初導從持供。後至而設敬。
  △二略列諸王。
  復有妙華城善化幢天王(至)頂禮佛足却坐一面。
  加緊那羅摩睺羅伽。通成十部。以表無盡。此城。次與前次同。名或少異。前標此結。數亦無差。
  △六廣顯法門五。初佛轉法輪。
  時彼如來為欲調伏(至)隨眾生心悉令獲益。
  佛解脫用主教。宣示剎塵眷屬。隨機益殊。
  △二威光獲益二。初總。
  是時大威光菩薩聞是法已(至)宿世所集法海光明。
  上說三世佛法。即佛昔所集也。既見佛得益。轉受菩薩之名。
  △二別。
  所謂得一切法聚平等三昧智光明。
  智即是體。光明語用所照境殊。故分十一。初一深定智明。一切法聚略有三義。一正定等三聚。二善惡等三聚。三總收一切。不出有為無為二種法聚。二位相收。一味性現。故云平等。定中證此。名彼三昧。
  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
  二大心智明。謂後後因果皆入初心。略有三義。一後因初得。故言一切悉入。若脩塗至在。初步學者祿在其中。二菩提直心。正念真如。真如門內。攝一切法。三者三德開顯。初後圓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
  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淨眼智光明。
  三大智智明。法界者。所照之體大也。普光明者。即相大也。智慧光明。徧照法界義故。蘊恒沙性德故。名為藏。妄惑本空。故云清淨。明見稱眼。見性肉眼。即同佛眼。
  觀察一切佛法大願海智光明。
  四大願智明。知諸佛法願為本故。
  入無邊功德海清淨行智光明。
  五大行智明。無邊果德此行入故。
  趣向不退轉大力速疾藏智光明。
  六速疾智明。謂趣入無生。功用不退。無功大力。一行含多。受斯稱也。
  法界中無量變化力出離輪智光明。
  七神通智明。三輪幹事。出離不能。
  決定入無量功德圓滿海智光明。
  八大福智明。照福嚴故。
  了智一切佛決定解莊嚴成就海智光明。
  九大解智明。佛勝解力。成莊嚴海。
  了智法界無邊佛現一切眾生前神通海智光明。
  十大用智明。普周法界。
  了智一切佛力無所畏法智光明。
  十一佛德智明。降魔制外。後三佛境。故但了知餘可證知。云得云入。
  △三以偈讚述二。初因。
  爾時大威光菩薩(至)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二偈十偈分三。初一標益體用。
  我聞佛妙法而得智光明以是見世尊往昔所行事。
  △二顯用所見。初七偈見因。
  一切所生處名號身差別(至)見佛所行道。
  後一見果。
  我觀佛剎海清淨大光明寂靜證菩提法界悉周徧。
  △三有一偈。發願思齊。
  我當如世尊廣淨諸剎海以佛威神力修習菩提行。
  即前品初。修治大願也。
  △四傳化眾生三。初明自悟。
  諸佛子時大威光菩薩(至)於如來所心得悟了。
  △二轉悟他。
  為一切世間顯示如來(至)普賢菩薩所有行願。
  顯示十法。與前自得十一智明。有同有異。
  △三利他益。
  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至)成就如來清淨國土。
  △五如來讚勵。偈有十一。初三讚發心得法大果當成。
  爾時一切功德山(至)為大威光菩薩而說頌言。
  善哉大威光福藏廣名稱(至)當獲如是智。
  △二有四偈。對劣顯勝。進者圓德。
  非諸劣行者能知此方便(至)當成無上道。
  △三有二偈。外加內智。決證無疑。
  三世一切佛當共滿汝願(至)能知此方便。
  △四有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