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如相即非相。身土事理。交互依持。通有四句。謂色身依色相土。色身依法性土。法身依法性土。及依色相故。又以單雙互望。亦成五句。謂色相身依法性。色相土等。準以思之。此上猶通諸大乘教。九通攝三種世間。皆為一大法身。具十佛故。其三身等。並此中智。正覺攝故。土亦如之。即如空身。而示普身。于何不具。此唯華嚴。十上分權實。唯有第九。屬於此經。若據融攝。及攝同教。總前九義。為一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身土。普賢亦爾。隨義隱顯。不可累安。達者尋文。無生局見。上言土有五重者。一唯法性。屬前三身。二雙泯。屬於第四。三具性相。五六七八所依。四融三世間。屬於第九。五總前諸義。即第十依。
  △二大願故徧。
  普賢安住諸大願(至)分身住彼亦無量。
  兼顯徧於正中之依也。重重皆徧。今不見者。機不應故不見。即是虗空身故。亦徧不見處故。
  △三所現超勝。
  所現國土皆嚴淨(至)令其觀者悉得見。
  △四果德已滿不捨因門。
  一切佛智功德力(至)示己往昔菩提行。
  △三結所由。
  如是自在不思。議(至)佛光雲中讚功德。
  自在難思。現無不普。標入一定。實則普游。非佛光雲。安能讚述。
  △六大眾讚請分二。初說偈儀。
  爾時一切菩薩眾(至)承佛神力同聲讚言。
  前眾問佛。佛示法主。眾覩定起。故讚請普賢。前但舊眾。此通新舊。故云一切。所問同前。故但略舉。
  △十頌分三。初八歎主請彰其能說二。初歎普賢因果深廣德。明有說因。
  從諸佛法而出生(至)汝已嚴淨此法身。
  讚已淨法身。三句明因。一句明果。因有三義。一因修法生。義通緣了。二由大願起。即是緣因。三依如來藏。證真平等。此為正因。真如即是不空。虗空即是空藏。平等與藏。通上二義。
  一切佛剎眾會中(至)等照十方無不見。
  讚徧住佛剎。第三句徧因。餘皆徧相。因中具智莊嚴。故能等照。具功德嚴。令無不覩。
  普賢廣大功德海(至)悉能詣彼而明現。
  讚近諸佛。
  佛子我曹常見汝(至)一切國土微塵劫。
  讚常定。實境中者。不隨想轉故。曹者輩也。
  佛子能以普徧身(至)法界微塵無不入。
  讚度生曲盡。微塵者。細處有多眾生故。上五各讚一義。
  △二歎能徧塵剎雨法德。明有說果。
  入於法界一切塵(至)演說如來廣大法。
  讚常演大法。如空之言下喻廣大。前喻無盡無差。
  一切功德光明者(至)說佛所行無等法。
  讚說無等法。無等有二。一能說力勝。具二嚴故。二所說無等。說佛所行故。
  為度眾生於劫海(至)其音廣大靡不聞。
  舉因結果。顯德有由。曠劫因圓。故能雲雨說法。
  △二舉法請正陳所疑。
  國土云何得成立(至)願隨其義如實說。
  前品所問。雖有多門。統其要歸。莫過三種世。間故今三句。各顯其一。又前問。總該諸會。此令當會答故。
  △三歎眾請。明有堪聞之器。
  此中無量大眾海(至)一切諸佛皆隨喜。
  亦名自述。此有二義。一恭敬一心。內堪受法。二諸佛隨喜。外有勝緣。故應說也。說則上順佛心。下順物欲。

  ○世界成就品第四

  △初來意者。前說緣既具。此下正陳所說。總明果相。答法界安立海問。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世謂三世。墮去來今故。界謂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謂隱覆。界亦分齊。謂諸有為可破壞世。即隱覆無為不可壞法。從真性起。同無為法。即隱覆有為可破壞世。各不相雜。是其分齊。故感娑婆者。對華藏而見娑婆。感華藏者。對娑婆而見華藏。言成就者。即能成之緣。謂十緣等。能所合目。若以世界之成就。即依主釋。準梵本。云世界海成就。下文辨海。譯人略也。意云。佛果依正。聞修方起。眾生業報。本自有之。故但標世界耳。
  三宗趣者。標列無邊勝德。廣釋所知世界海。為宗。然其意趣。乃有多種。一令諸菩薩。發大信解悟入。為趣。謂令知佛及菩薩大悲行海。廣覆無邊。盡眾生界。倣而行故。世界無邊。悉嚴淨故。眾生無邊。悉化度故。剎由心異。當淨自心及他心故。世界重重。無盡無盡。以大行願。悉充滿故。佛界生界。非一非異。能正了知。成大智故。未能了者。熏成種故。皆意趣也。亦為顯此深意。故此品來。故下頌云。離諸諂誑心清淨。常樂慈悲性歡喜。志欲廣大深信人。彼聞此法生欣悅。若不聞此無邊無盡無二之境。滯於權小。普賢行願何由可成。故普賢自說。為令眾生等文。皆是此品之意趣也。
  四釋文。三品正陳法海。於中分二。初二品明果。後一品辨因。然有二意。一約兼明。則前二品通答。前三十句果問。後一品答。前十句因問。說因為欲成果。從多而說。分名舉果。二將前二品。望前品末三問。通答依正。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