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 (淨源) 錄疏注經
  △四師子嚬申比丘尼。寄至一切處迴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游行(至)之所捨施日光園中。
  準律尼之頭陀。多在王園。藉外護故。表因實際勝光。令其善根徧法界之園苑故。並皆即智。故有光明。
  說法利益無量眾生。
  △二見敬諮問三。初見二。初見依報六。初無漏林樹。
  時善財童子即詣彼園(至)普熏十方無所障礙。
  無漏法行而建立故。文中有八。各有所表。思之。
  △二八解泉流。
  園中復有泉流陂池(至)彌布其底八功德水。
  謂輕冷濡美。淨而不臭。調適無患。
  具足盈滿優鉢羅華(至)芬陀利華徧覆其上。
  △三敷法空座。而隨法嚴異。
  無量寶樹周徧行列(至)寶鐸徐搖出妙音聲。
  上標。下列。
  或有樹下敷蓮華藏(至)摩尼王藏師子之座。
  後結。
  其一一座各有十萬(至)一一皆具無量莊嚴。
  △四雜明諸嚴。
  此大園中眾寶徧滿(至)光明普照如梵王宮。
  萬行非一故。
  △五出其所因。
  爾時善財童子見此大園(至)福德善業之所成就。
  △六明果用自在。
  三千大千世界天龍八部(至)不可思議威神力故。
  △二見正報四。初總明徧坐勝德顯彰。
  爾時善財見師子嚬申(至)見者不空如婆樓那天。
  婆樓那者。此云水也。以其能滿人之願故。然水天之義。義味不空。則未詳所以。
  能長一切眾善根芽(至)所說法門亦各差別。
  △二別明所徧演法。各異有三十處。分三。初十六為八部人非人等。
  或見處座淨居天眾(至)為說法門名無盡解脫。
  先有七處為天。一為淨居天。說無盡者。治彼那含。求盡身智故。
  或見處座諸梵天眾(至)名普門差別清淨言音輪。
  二梵王普應。但於己眾。廣及三千。為說普門。則無不應。梵音清妙。但是世間為說。法界勝流。方為淨妙。
  或見處座他化自在天(至)為說法門名菩薩清淨心。
  三他化天。令得出世淨心起世自在故。
  或見處座善變化天(至)為說法門名一切法善莊嚴。
  四化樂。樂具莊嚴。不及善故。
  或見處座兜率陀天(至)為說法門名心藏施。
  五施歸。如來藏心。則真喜足故。
  或見處座須夜摩天(至)為說法門名無邊莊嚴。
  六徧嚴法界。方盡時分之樂。
  或見處座三十三天(至)為說法門名厭離門。
  七釋天。躭欲甚故。
  或見處座百光明龍王(至)名佛神通境界光明莊嚴。
  八龍。能通變耀電降雨莊嚴故。
  或見處座諸夜叉眾(至)為說法門名救護眾生藏。
  九夜叉。性好飛空害物故。
  或見處座乾闥婆眾(至)為說法門名無盡喜。
  十乾闥婆眾。能奏樂喜樂。故上三亦四王眾。意存八部。故闕南西。
  或見處座阿修羅眾(至)名速疾莊嚴法界智門。
  十一脩羅。善幻為莊嚴故。
  或見處座迦樓羅眾(至)為說法門名怖動諸有海。
  十二迦樓羅。動海怖龍故。
  或見處座緊那羅眾(至)為說法門名佛行光明。
  十三緊那羅。是歌神以佛行光明。破其著故。又頭有一角。亦云疑神。令同佛覺。離疑光明故。
  或見處座摩睺羅伽眾(至)為說法門名生佛歡喜心。
  十四摩睺羅伽。多瞋毒故。上來八部。除却第八并第十及夜叉眾。摩睺羅伽約對治說。餘皆約隨便宜。隨其世能轉入出世故。緊那羅眾。通此二義。
  或見處座無量百千(至)為說法門名殊勝行。
  第十五一座為人。人多行不善行。設行仁義亦非勝故。故令起出世勝行。
  或見處座諸羅剎眾(至)為說法門名發生悲愍心。
  十六一座為羅剎。則是非人。亦治多殘害故。
  △二有二座為二乘。
  或見處座信樂聲聞乘(至)為說法門名勝智光明。
  聲聞智劣故。
  或見處座信樂緣覺乘(至)名佛功德廣大光明。
  緣覺修福。止百劫故。緣起智光。未能忘緣故。
  △三有十二座為菩薩。文三。初為地前。
  或見處座信樂大乘眾生(至)名普門三昧智光明門。
  說定慧之光。
  △二為地上。
  或見處座初發心諸菩薩(至)名一切佛願聚。
  初發心者。證發心也。發十大願故。
  或見處座第二地諸菩薩(至)為說法門名妙華藏。
  華謂十種平等淨心。故晉經云。淨心華藏。華藏者以真俗雙修。於難得勝。為因含藏故。
  或見處座第六地諸菩薩(至)為說法門名無礙輪。
  △三一義常等覺。
  或見處座執金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