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是即智之悲。後是即悲之智。前即真之欲。後即欲之真。融而無礙。為如來行。
  △二雙釋二行二。初釋真如行。真如之名。言含法喻。文中有三。初牒名以解。
  佛子如真如前際不生後際不動現在不起。
  體絕三際。故同真如。契如成行。行即如也。
  如來行亦如是不生不動不起。
  過未非緣。故不生不動。現在離緣。故非起也。
  △二復舉法界無形。明雙非契中。
  佛子如法界非量非無量(至)非量非無量無形故。
  是知實相皆如來行。
  △三鳥飛虗空喻。釋其非量義。
  佛子譬如鳥飛虗空(至)如來行無邊際故。
  非量有二。一行廣無量。故云如來行。無邊際故。二即事同真。更無分量。故以空喻。既無有量。何有無。量。若謂無量。即是量故。雙非永寂。為如來行故。心彌虗行彌曠。絡日行而未曾行。故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
  △二釋無礙行二。初約法總明。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至)出過一切諸障礙道。
  智無所住。悲示所行。即悲智無礙。自無二礙。令他無礙皆無礙行也。
  △二以喻別顯二。初金翅闢海喻。
  佛子譬如金翅鳥王(至)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喻即智之悲。
  如來應正等覺金翅鳥王(至)如來無分別無礙行。
  △二日月無思喻。
  佛子譬如日月獨無等侶(至)我從何來而至何所。
  喻悲不失智。
  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至)我從彼來而向彼去。
  △三雙結二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無量方便無量性相。
  性結真如。相結無礙。
  知見如來應正等覺所行之行。
  △二偈頌五頌。分二。初頌真如。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真如不生滅(至)教化眾生無動念。
  △七出現菩提圓行之果。對緣造修。必有示成故。長行文三。初徵起。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至)應正等覺成正覺。
  言正覺者。略顯五門。初釋名。晉經名菩薩。存其梵語。此翻為覺。正揀二乘。成異菩薩。初會已顯。又單語菩提。但是所覺之道。今云成者。即理智契合之名。
  △二明體性。梁攝論云。二智二斷。為菩提體。智度論云菩提菩提斷。但名為菩提。若依此經。通一切法。如文具之。三辨種類。或說唯一如智。契合無二相故。故淨名云。夫如者不二不異。或開為二。大品明有性淨菩提及修成故。或分為三。約三乘故。如十地論。或開為四。涅槃經云。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乃至上上智觀得佛菩提。又四智菩提。亦是四義。或分為五。如大品經及智度論說。發心等故。或具明十。次品當明。唯十為圓。是此所辨。三除前二。四除前三。五除前四。餘皆兼通。同教一乘之所攝故。若業用所現。無所不收。四明業用。文有十門而體用參顯。各隨別義。以立名目。今統收之。謂緣二諦斷二障。證二空起二智。即羣機現萬像。具十身徧十方。周於毛端微塵等處。通因及果。業用無邊。具如文顯。五者辨相。即當釋文。略辨十門。一總明體相。二印現萬機。三體相甚深。四三輪平等。五因果交徹。六體離虧盈。七相無增減。八用該動寂九周于法界。十普徧諸心。十門之中亦司當門。別釋文義。今且以初為總。餘九為別。別雖九門。而釋十義。初釋第一。二釋第十。謂舉初括後。三從第二次第解釋。第十一門釋於八九二義。至文當知。今初總明體相。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成正覺。
  具有十門。皆含體相用三。
  於一切義無所觀察。
  一寂照為菩提體。一切義者。真俗境也。觀極於無觀。故淨名云。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如海無心。而能頓鑒。非無所了。故晉經云。解一切義。二經合明義。方圓妙解即是觀。觀即無觀。既觀念斯寂。無惑習種。無觀是體。照斷為用。合之為相。
  於法平等無所疑惑。
  二等同萬法。為菩提體。謂智與理冥。同一圓覺。故云於法平等。而不失照。決斷分明。云無疑惑。既無所疑。則所知永寂。上二已攝攝論之體。
  無二。
  三一成一切。成不見生。佛有異相故。故云無二。以知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亦是能所不二。故淨名云。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無相。
  四總指前三。體相寂滅。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無行。
  五即心行處滅。湛然不遷。亦是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無止。
  六雖覺而常定。不住定故。
  無量。
  七有二義。一橫徧十方。廣無量故。二體無生滅。絕分量故。
  無際。
  八亦二義。一豎念念成。無際畔故。二一得永常。無後際故。心無初相。冥符於理。無前際故。
  遠離二邊住於中道。
  九離二邊。契於中道。晉經此前有無縛無脫。並皆含在二邊之內。謂苦染若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