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命無限之量。壽之量故。壽有斯量。通二釋也。別行經名無邊佛土經。即以處顯人。
  三宗趣者。應物脩短為宗。顯窮來際無限為趣。以就同教。且積劣之勝。若就別教。則脩短圓融故。
  次正釋文二。初集經者敘。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
  而心王說者。以領旨故。佛壽自在故。
  △二正說三。初別舉十剎相望巧明。
  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月智佛剎為一日一夜。
  △二舉略顯廣。
  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祇世界。
  △三舉其玄極。
  最後世界一劫(至)大菩薩等充滿其中。
  且如以劫為日。未歷十重。則劫不可說。況百萬僧祇。則最後之剎。已鄰剎海平等。故舉普賢等充滿。其中者。明極位所居。由此名為兼顯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五(入第四十五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初來意者。上約化益盡一切時。今明菩薩徧一切處。故次來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端之處。皆有多多普賢。此則據實而談。今約機緣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厭翹心有歸。若知能住菩薩毛含剎海所住之處。塵納無邊。則未有一方非菩薩住。亦遠答前壽量海問。菩薩隨機。住壽異故。昔將此品。遠答第二會初問意。十句非唯義意不同。抑亦文不相次。
  二釋名者。菩薩大悲。隨機住處。能住非一。故名曰諸。諸菩薩之住處。故以為名。
  三宗趣者。隨機應感。方所為宗。使物歸憑。及悟無方。以為其趣。
  次正釋文。分二。初集經者敘。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
  亦心王說者。隨所統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隨智。住無障礙故。
  △二正說住處。有二十二處。前十依八方山海。以上下二方非凡能至。故不明之。山海包藏。仁智棲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故。後十二處城邑雜居。曲盡物機。表大悲無遺故。則知菩薩無不在矣。今初第六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餘皆是山。文十。初仙人山。
  佛子東方有處名仙人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仙人山者。相傳是東海蓬萊山。若爾則亦兼海。
  △二勝峯山。
  南方有處名勝峯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勝峯。即德雲所住。晉本名樓閣山。即婆施羅所住。
  △三金剛燄山。
  西方有處名金剛燄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金剛燄。在西海之濱。
  △四香積山。
  北方有處名香積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香積山。昔云應。是雪北香山。
  △五清涼山。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清涼山。即代州鴈門郡五臺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祕。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然但云東北方者。其言猶漫。按寶藏陀羅尼經云。我滅度後。於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有山。號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為諸菩薩眾。於中說法。及與無量無數藥叉羅剎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供養恭敬。斯言審矣。
  其山靈迹備諸傳記。
  余幼尋茲典。每至斯文。皆掩卷長歎。遂不遠萬里。委命棲託。聖境相誘。十載于茲。其感應昭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勝事尤多。歷歷龍宮。夜開千月。纖纖細草。朝間百華。或萬聖羅空。或五雲凝岫。圓光映乎山翠。瑞鳥翥于煙霄。唯聞大聖之名。無復人間之慮。入聖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視。互謂非凡。觸目皆為佛事。其山勢寺宇。難以盡言。自大師晦迹於西天。妙德揚輝於東夏。雖法身長在而雞山。空掩於荒榛。應現有方。鷲嶺得名於茲土。神僧顯彰於靈境。宣公上稟於諸天。漢明肇啟於崇基。魏帝中孚於至化。北齊數州以傾俸。有唐九帝之迴光。五天殉命。以奔風八表。亡軀而競託。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異舍衛三億之徒哉。願皆修敬。
  △六金剛山。
  海中有處名金剛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金剛山。謂東海近東。有山名之為金剛。雖非全體是金。而上下四周。乃至山間流水砂中。皆悉有金遠望即謂全體是金。又海東人自古相傳。此山往往有聖人出現。然晉本此處當其第九。以與第十莊嚴窟。俱在海中故。而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內。東北方攝故。若不然者。何以正說八方。忽然語海。又晉本海中有二住處。一名枳怛那。現有菩薩。名曇無竭。有萬二千菩薩眷屬。言枳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踊出。金剛語體。踊出語狀。曇無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