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曰智。曰信。仁有仁之宜。義有義之宜。禮智信亦各有其宜。如春宜溫。夏宜熱。秋宜涼。冬宜寒。冬而不寒。則謂之不宜也。是故會眾義。整而不紊謂之理。由理而行。無往不達謂之道。由道而造乎歸宿之地謂之德。德也者。如得字成句。得句成章。得章成篇。所以成部也。
  吾讀洪範。乃知箕子聖人也。聖人而不在位。紂在位。商亡可知已。箕謂五福六極。唯敬天愛民者。天以五福應之。反是則以六極應之。由是而觀。則報復之理。因果之條。釋氏未東之日。而中國有欲治天下者。未始不嚴於此也。今謂因果之談。報復之唱。乃釋氏皷惑愚者之技。豈君子所當道哉。噫。是說也。不唯得罪於釋氏。亦箕子所當惡也。
  畫屏花鳥。非不悅目也。如欲使之香。使之鳴。雖聖如神禹。吾知其不能也。今有人於此。智不能周一身。力不能縛一雞。衣之冠之。而周旋揖讓。非不悅目也。然使之為上治民。何異使畫花香。畫鳥鳴乎。
  水在釜中。非火不能熱也。種在土中。非春不能生也。愚在心中。非學不能破也。今天下學非不學也。所學在於周欲。而不為破愚。是以世喪道。道喪世。世道交喪之風。扇之未已也。噫。扇之未已。則將有不可勝言者至矣。
  伊蘭之臭。天下之至臭也。而得旃檀熏之。則可以為香。今謂下愚者。終不可教。何異伊蘭終不可使之香也。如伊蘭得旃檀而熏之。亦可以為香。則下愚何獨不可教之。但教而無倦為難。果能教而不倦。則金石可貫。人雖至愚。知覺固有。即其固有。熏之以教誨之香。久而至於熟。則其至愚之臭。亦熏而成香矣。故曰。教而無倦。惟聖人能之。
  夜夢地裂。將欲逃之。逃前恐前裂。逃後恐後裂。逃左右恐左右裂。是時也。計無所出。猶逃心不能已。恐怖萬出。既春雪撲窓。春夢頓覺。則床前後。床左右。地本如故。裂何曾裂。橫謂裂者。乃徧計耳。如故者。依他也。噫。徧計雖忘。依他不忘。猶夢覺覺存。覺為夢本。夢本不忘。豈真覺也耶。
  本惟一觸。了觸非性。則謂之妙觸。受觸所轉。乃觸而已。妙則失焉。故曰。妙觸宣明。若然者。則廣長舌相不在口。而搖於身矣。寧惟身哉。待身者觸。觸既為入妙之階。則聲聲色色。皆廣長舌相也。雖然。苟非聽之於踵。則音豈易領哉。
  豎而趍者謂之人。能豎者亦可以橫。非有豎而非豎者。惡能豎豎橫橫。有知此者。可與言性之似也。
  力不足生畏。理不明生疑。是故大言而欺人者。畏人者也。觸事生疑。無事謂事者。乃不明所致也。心既不明。則中無主。中無主。謂我能見能聞。聰明特羣。非愚而自欺者。惡至此歟。
  孟軻見王公大人則藐之。藐之也者。有心乎。無心乎。如有心非能藐人。乃自藐也。如我無心。奚用藐為。彼王公大人。一觸無心之人。將忘勢之不暇。何待藐之。然後使之服耶。故曰。飄瓦撲人人不怒。虗舟觸人人亦不怒。知其無心故也。君子懷道而遊於諸侯之門。苟不以虗心應之。則無所不至矣。
  惠不可妄受。受則當思惠之所自來。愛我而來耶。哀我而來耶。愛出於敬。哀出於憐。敬則我何德之有。而當其敬。憐則既為男子。豎趍於天地之閒。使人憐我。我不能憐人。豈丈夫也哉。故曰幣厚言甘。道人所畏。
  牡丹諺謂之花王。盖尊其艶麗之富耳。殊不知青松托根於白石之上。當風霜凜洌之時。為雲濤於萬木之叢。使聽者低回而不能去。以為海潮初鳴。夫松鳴使塵心蕩然。雷鳴能使羣蟄頓醒。鐘磬鳴能生人道心。以此言之。則牡丹之艶麗。惡能有青松勁節之風哉。
  梅以香欺雪。雪以白欺梅。兩者各恃其所長而相欺。互不能降。故酣戰不已。噫。天風忽起。雪捲花飛。則向之所恃者安在。故曰。恃長而欺人者不能終。
  海有大魚。背負萬山。山有大獸。尾占千里。眾人聞而不信。茲請實之。微四塵則大地不有。微三塵則大水不有。微兩塵則大火不有。微一塵則大風不有。然地以水浮。水以火浮。火以風浮。風以空浮。空以心浮。夫心也者。萬物一體。物我同根者也。以此而言。則焦螟可以負太山。螻蟻可以抗雷雨。魚大而背負萬山。獸大而尾拖千里。夫復何疑。
  眾人愛富貴而惡貧賤。所以富貴貧賤之累。至於死猶不覺也。殊不知富貴貧賤。本是一條。而一條之上。強愛之。強惡之。豈理也哉。故曰。理有情無者。聖人得之。眾人失之。噫。得之者。雖死生在前。直使為一條。況富貴貧賤乎。
  死生根於有我。有我根於無我。若然者。則有我乃無我之枝條也。而善反者。即枝條而求根本。譬如甕中捉鱉。囊中探物耳。奚難之有。雖然眾人有我習熟。無我習生。熟而能生。生而能熟。非大明至勇者。豈易之哉。
  有我無我。譬一指屈伸。屈伸無常。指無隱顯。今有人於此。見屈伸而忘指體。則在堯而不能加。在紂不能損者。終失之矣。
  聖人眾人。本唯一光。然聖人不假日月燈之明。直用本光自照。所以處昏暗之中。而昏暗不能昧也。眾人則不然。本光固有而不能用。反緣日月燈之明。方始得見。此明一謝。則暗相現前。是時也。伸己指而不能見。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