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
  
  ○求那毗地传第十
  
  求那毗地,中天竺人也。弱龄从道,师事天竺大乘法师僧伽斯,聪慧强记,勤於讽习,所诵大小乘经十馀万言。兼学外典,明解阴阳,其候时逆占,多有徵验,故道术之称,有闻西域。建元初来至京师,止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胜,迭相供请焉。初,僧伽斯於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要切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永明十年秋译出为齐文,凡十卷,即《百句譬喻经》也。复出《十二因缘》及《须达长者经》各一卷。自大明以後,译经殆绝,及其宣流法宝,世咸美之。
  
  毗地为人弘厚,有识度,善於接诱,勤躬行道,夙夜匪懈。是以外国僧众,万里归集,南海商人,悉共宗事,供赠往来,岁时不绝。性颇畜积,富於财宝,然营建法事,己无私焉。於建业准侧造正观寺,重阁层门,殿房整饰,养徒施化,德业甚著。以中兴二年冬卒。
  
  ●卷十五
  
  法祖法师传第一(法祚卫士度)
  
  道安法师传第二(法和)
  
  慧远法师传第三
  
  道生法师传第四
  
  佛念法师传第五
  
  法显法师传第六
  
  智严法师传第七
  
  宝云法师传第八
  
  智猛法师传第九
  
  法勇法师传第十
  
  ○法祖法师传第一(法祚卫士度)
  
  帛远,字法祖,本姓万氏,河内人也。父威达,以儒雅知名,州府辟命皆不行。祖少发道心,启父出家,辞理切至,其父不能夺,遂改服从道。祖才思俊彻,敏朗绝伦。诵经日八九千言,研味方等,妙入幽微,世俗坟索,多所该贯。乃於长安造筑精舍,以讲习为业。白黑禀受,几出千人。晋惠之末,太宰河间王镇关中,虚心敬重,待以师友之礼。每至闲辰静夜,辄谈讲道德。于时西府初建,俊甚盛,能言之士,咸服其远致。
  
  祖见群雄交争,干戈方始,志欲潜遁陇右,以保雅操。会张辅为秦州刺史,镇陇上,祖与之俱行。辅以祖名德显著,众望所归,欲令反服,为己僚佐。祖固志不移,由是结憾。先有州人管蕃与祖论议,屡屈於祖,蕃深衔耻恨,每加谗构。祖行至县,忽语诸道人及弟子曰:“我数日对当至。”便辞别,作素书分布经像及资财都讫。明晨诣辅共语,忽忤辅意,辅使收之行罚,众咸怪惋。祖曰:“我来毕对。此宿命久结,非今日事也。”乃呼十方佛:“法祖前身罪缘,欢喜毕对。愿从此以後,与辅为善知识,无令受杀人之罪。”遂鞭之五十,奄然命终。辅後具闻其事,方大惋恨。
  
  初,祖道化之声被於关陇,崤函之右奉之若神。戎晋嗟恸,行路流涕。陇上羌胡率精骑五千,将欲迎祖西归,中路闻其遇害,悲恨不及。众咸愤激,欲复祖之雠,辅遣军上陇,羌胡率轻骑逆战,时天水故帐下督富整,遂因忿斩辅。群胡既雪怨耻,称善而还,共分祖尸,各起塔庙,辅字世伟,南阳人,张衡之後。虽有才解,而酷不以理,横杀天水太守封尚,百姓疑骇,因乱而斩焉。管蕃亦卒以倾险致败。
  
  後少时有一人,姓李名通,死而更苏,云:“见祖法师在阎罗王处,为王讲《首楞严经》。云讲竟应往忉利天。又见祭酒王浮,一云道士基公,次被锁械,求祖忏悔。”昔祖平素之日,与浮每争邪正,浮屡屈。既意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殃有所归,故死方思悔。孙绰《道贤论》,以法祖疋嵇康。论云:“帛祖衅起於管蕃,中散祸作於钟会。二贤并以俊迈之气,昧其图身之虑,栖心事外,轻世招患,殆不异也。”其见称如此。
  
  祖既博涉多闲,善通胡汉之语,尝译《惟逮》、《弟子本起》、《五部僧》等三部经,又注《首楞严经》。又言别译数部小经,值乱零失,不知其名。
  
  祖弟法祚亦少有令誉,被博士徵,不就。年二十五出家,深洞佛理,关陇知名。时梁州刺史张光,以祚兄不肯反服,辅之所杀,光又逼祚令罢道。祚执志坚贞,以死为誓,遂为光所害,春秋五十有七。注《放光波若经》,及著《显宗论》等。光字景武,江夏人,後为武都氐杨难敌所围,发愤而死。
  
  时晋惠之世,又有优婆塞卫士度,译出道行波若经二卷。士度本司州汲郡汲人。陆沈寒门,安贫乐道,常以佛法为心。当其亡日,清净澡漱,诵经千馀言,然後盖衣尸卧,奄然而卒。
  
  ○道安法师传第二法和
  
  释道安,本姓卫,常山扶柳人也。年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而形貌至陋,不为师之所重。驱使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数岁之後,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馀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寻览。暮归,以经还师,复求馀经。师曰:“昨经不读,今复求耶!”对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