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入官。金银珍宝数千亿万。不可称计。以悭贪故。惜不食啖。所可食者。极为粗涩。若食羹时。煮姜一把。煮已还取。卖为财用。所可著者。唯衣粗布。乘朽故车。连缀树叶。以为伞盖。未曾见其修少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乞儿。又复不能供养父母。妻子奴婢。佛言。愚人。非善丈夫。此摩诃南曩施辟支一饭。不至心施。不自手施。撩掷而与。后复生悔。由先施食。得生富家。有悔心故。自然不喜享用。而又往世为钱财故。杀异母弟。经地狱苦。后报人中钱财七反常没于官。摩诃南。施辟支食。受福已尽。入于地狱(息字函第三卷)。

 ○食不出生非佛子  ○施非随分岂智人

  大涅槃经云。佛游聚落。树下一神。名曰旷野。纯食肉血。日食一人。我为说法。然彼愚痴不受教道。我即化身为大力鬼。动其宫殿。令不安所。彼鬼迷闷。我以慈悯。手摩其身。即还坐起。生善信心。我复本相。为说法要。受不杀戒。彼鬼白言。我及眷属。唯仰血肉以自存活。今以戒故。当云何活。我即答曰。今敕弟子。随有修行佛法之处。令施汝食。不能施者。非吾弟子。(一字函第七卷)。

  施食偈云。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七粒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优婆塞戒经云。若多财宝。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克字函第四卷)。

 爱心择舍福不广  弃亲着施果尤亏

  法苑云。佛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佛已出家。手自纺绩。预作一端金色之 。积心系想。奉上如来。佛令持施众僧。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自作。唯愿垂愍。为我受之。佛告之曰。知母心专欲用施我。然恩爱心。福不弘广。若施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是故相劝。(府字函第一卷)。

  优婆塞戒经云。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当病苦。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困苦奴婢。而布施者。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名无怜愍。不知报恩。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克字函第五卷)。

 施有五种为如法  复于五事所不应

  法苑论云。财施有五种。一至心施。二信心施。三随时施。四自手施。五如法施。又云。所不应施复有五事。一非理求财。不以施人。物不净故。二酒及毒药不以施人。乱众生故。三罝罗机网。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四刀杖弓箭不以施人。害众生故。五音乐女色。不以施人。坏净心故。(府字函第七卷)。

 ○莫谓非理施无益  ○也从恶趣得优游

  大智度论云。若人鞭打拷掠闭系非理得财。而布施者。生象马牛中。虽受畜形负重鞭策羁绊乘骑。而得好屋好食。为人所重。以人供给。又如恶人多怀瞋恚。心曲不端。而行布施。当堕龙中。七宝宫殿妙色好食。又如憍人多慢瞋心布施。堕金翅鸟中。有如意珠。以为璎珞。变化万端种种所须无不如意。又如宰官之人。枉滥得财。以用布施。堕鬼神中。作鸠槃茶鬼。种种变化。五尘自娱。又如多瞋狼戾好嗜酒肉之人而行布施。堕地夜叉鬼中。常得种种音乐饮食。又如有人刚暴强梁而能布施。车马代步。堕虚空夜叉中。而有大力所至如风。又如有人妒心好诤。能以房舍卧具衣服饮食布施。生宫观飞行夜叉中。种种娱乐。有便身物。若恼前人。强求其物而营福者。反招其罪。不如净治内心。得利转胜。(德字函第二卷)。

 既我无施宜缄口  遮彼行檀自取殃

  百缘经云。目连入王舍城乞食。见五百饿鬼白言。尊者。愿垂哀愍。语我家中。言我等辈。为长者子。在自放逸不好布施不信三宝。见诸沙门入城乞食。既不自施。逆遮他人。言此道人。不自生活。但仰百姓。今若与者。后日复来。终无厌足。以是业缘堕饿鬼中。唯愿尊者语诸亲里。共设大会。请佛及僧。使脱此身。目连告曰。汝等至会所不。饿鬼答曰。身如燋柱。腹如太山。咽如细针。发如锥刀。肢节洞然。驰走求食。了不能得。设见甘膳。变成脓血。云何能诣会所。目连如言语其眷属。为设会时。入定遍观。彼诸饿鬼不见。怪其所以。寻往白佛。佛告目连。彼诸饿鬼。业风吹去。非汝声闻所能知见。蒙汝设会。罪垢得除。吾自能令来至会所。佛为说法。其夜命终。生忉利天。(经字函第五卷)。

 贫者虽穷应可施  阿谁无线并[麩-麥+夌]尘

  优婆塞戒经云。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赻-走+夌]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无尘许麸耶。谁有三日食三揣[赻-走+夌]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线施人。天下之人。谁贫无身。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亦名施主。亦得福德。(克字函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