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加行。同前可知。
  章。加行能伏者。
  無漏無間故者。斷見道前有漏。加行能伏惑者。是彼見道無漏無間。約隣次說也。
  章。有漏道中至修慧加行者。
  此意說云。見道以前遠有漏位。未廣折伏。為此未得正加行之位。更陶練已得為加行。或本言各。或本言廣。廣言應正。更勘餘本。
  章。後時亦得無漏加行者。
  約見道後。
  章。然加行智自有四道者。
  菩薩無漏加行道中。自有四道。如唯識第十論並疏。
  章。四道之中自通三智者。
  總言四道得通三智。非是加行四道之中而有三智。三智即是根本.後得及加行也。
  章。八地已上至而有四道者。
  根本.後得智中四道。八地已上加行智闕。若爾如何有加行道。約義說有其加行智。約體言無。
  章。何妨聞思亦能斷伏者。
  既得義說有聞思二。何妨義說聞思斷惑。
  章。又非典據者。
  此論中義將與諸教而有相違。名非典據。非是非聖所談名非典據。此論錯食為執。筆而有誤也。
  章。大乘至能斷諸惑等者。
  大乘無文作四念處而斷於惑。法念名通。以理而言。得者法念而斷於惑。小乘宗中總緣四諦名法念處。觀於苦實以為苦。今者大乘觀於苦等。非苦非不苦。不定執一。名之為總。與彼不同。
  章。故空無我至故不相違者。
  空等緣總既能斷惑。故法念總緣斷惑無失。
  章。不爾唯苦成相違者。
  不非總緣名為法念。不同小乘等緣於苦等實為苦等。故成相違。大乘通以安立。非安立不作總緣。闕非安立也。
  章。信通無漏邊斷事惑者。
  問。何故但唯辨信邊二。答。其戒現觀即八道中戒支所攝。又在地前無戒。根力無濫。不簡四不壞信。即是無漏加行位中。信為根本為在兩處。故言通無漏。意雙取。故瑜伽唯識取後得智。名之邊智。故言斷惑。簡有漏智以為邊也。對法意取有漏世俗名邊智者。順有宗也。下觀當更分別。
  章。然正伏惑等者。
  大乘以空為近行。能伏於惑。無願.無相為遠加行。若小乘人觀四諦理。三種皆為加行。伏與大乘別。遠近合。得言通三行。或言二乘觀於四諦。以空行伏。
  章。大乘之中諸文說異者。
  斷下諸說是。並諸論等說。
  章。八行為無相無漏故者。
  道諦四行能作無相觀。故名無相。今觀意唯約有漏。名之為相。道是無漏。故無相收。
  章。道四通三者。
  通空.無相及無願三也。
  章。二性之體不決定故者。
  無願.無相。依他.圓成。隨次二性。為此隨四諦也。
  章。三門三性理實皆通者。
  應撿第八。問。生法二空。三解脫門空。四諦之中苦下別空。四諦總緣空。此之四空有何差別。答。我法二空能觀我法。言我法故。通觀三性。依他.圓成皆有生法二理故。空解脫門。我法三性悉通觀故。苦下別空能觀苦下無。無我觀我。空觀我所。總四諦空。通觀四諦無我之行。問。二空上復觀四諦。總空何別。答。總空總觀。不分生法。二空別觀。故亦別也。或云。空行但空我所。不攝無我。二空之門通觀亦攝二種。解脫空門是遠加行。二空即是近加行故。故世第一現前。立少物謂為識性。即此為近加行也。彼不名二空。故與空門皆別。或可同空門。即二空故。空解脫門為遠加行即為樂。可前三門中正以空為近加行故。問。然立二空亦斷所詮。如不。答。若正安立。但是智解。此智相別。且依能詮。由智上未證真如。未涅槃故。若許此相。即詮談旨。依如二種空理智解。亦且相分起。未觀證故。攝證門真。亦彼第四俗攝。問。現前少物。此空有當。情別相分。為但一相上二解生耶。答。但一相上二解故。若爾。此名無分別。何得二解起。答。據當時亦作無分別解。由此無分別即成分別。至後即解無所得。方變無分別故。
  章。初劫菩薩至不用為勝者。
  初習業者可以六行而生於上。久習業者又不用六行而生上也。
  章。聲聞利根至八十八結者。
  問。既許一行斷諸惑盡。為更作餘十五行不。答。許餘更不斷惑為觀行故。要須具作。有薩婆多超中二果趣第四果。非想已下所有諸惑。世間道中總已斷證起有漏得。次欲起彼無漏得故。此亦相似。二十部中不知何部計。定非有宗。八十八者。據小乘宗。三界四諦分別煩惱有八十八苦。下具十集。滅各七道。除二見上之二界諦。諦之下更除一嗔。思之可知。
  章。以真形妄至不說有品者。
  由形真故而得妄名。妄體是無品也。非真無品。品妄形於彼。亦名無品。
  章。三劫念念斷等者。
  此師除惑而有品類。不別多少。但總說念念斷也。
  章。今者不然者。
  古諸師言九品。不分何滅及於何除。故為不可。
  章。身見邊見至唯第九品者。
  唯識疏有二解。地地之中有九品。檢彼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