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隨業力生已。念念前滅後生。長至壯年。漸漸衰朽。至業力盡。後念不續。便是死位。豈待因滅。
  疑云。此之業力。豈非滅因。
  答。業是生因。生力既盡。故歸滅路。豈是業滅。
  難曰。如霜降時。青色便滅。此霜豈非青色滅因。
  答。霜止隔令後青不生。非滅前青。何以故。目繫無霜。亦有黃葉。明知前青。不待滅因。
  請出所以。
  答。青色念念前滅後生。霜若不降。後青續生。其霜既降。後青不續。
  問。順違義。
  答。只如此霜。順後黃色。為相順因。與後青色為相違因。
  問。何故有云相違之處。不為因。為因之處。不相違。
  答。約相順因。作如是說。
  問。既有相違因。滅應待因邪。
  答。違後不生。名相違因。非違前滅。
  問。何以故。
  答。前自遷滅。不假違故。
  問。據此之說。即前三因。皆是此因。不順即違故。
  答。是。
  問。何以故。
  答。有是前三因。皆是增上緣。有是增上緣。非是前三緣。增上緣寬。前三狹故。

  五果之義

  問。前之四緣。各得何果。
  答。果總有五。謂異熟果等。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為異熟果。此異類而熟。
  問所招。
  答。論云謂有漏善惡業所招自身異熟。及異熟生無記。
  問異熟生。
  答。若單言異熟。不攝別報。言異熟生。總別皆是。
  問等流果。
  答。謂習善等所引同類。或似先因。後果隨轉。
  問等流名。
  答。因果相似名等。是彼類故名流。
  問。以先業後果隨轉。
  答。且如殺生。得短命報。此假等流。
  問。何故名假。
  答。性不同故。名之為假。
  問。假等流名。
  答。果似先因。名為等(長短相似故)。是彼類故名為流(殺他命損自壽)。性不同故名為假(因前六不善之業。促第八無記之壽)。
  問。此假等流實是何果。
  答。實增上果(有力增上故)。
  問離繫果。
  答。謂無漏道。斷障所證。善無為法。
  問離繫名。
  答。由離障染繫縳之法。證得此果。名離繫果。
  問士用果。
  答。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
  問士用名。
  答。士謂士夫。用謂作用。此人士用。
  問法士用。
  答。因法為作者。緣法為作具。如士夫用從喻彰名。
  問增上果。
  答。增勝殊上。名為增上。有力無力。如增上緣。已說其相。

  十因五果

  問。前之五果。依何處得。
  答。習氣依處。得異熟果。隨順依處。得等流果。真見依處。得離繫果。士用依處。得士用果。所餘依處。得增上果。
  問。習氣依處等言。復是何也。
  答。由前四緣。依十五處。立為十因。故說五果。依何處得。
  問。亦應敘彼依何依處。建立何因。
  答。一語依處。立隨說因。二領受依處。立觀待因。三習氣依處。立牽引因。四有潤種子依處。立生起因。五無間依處。六境果依處。七根依處。八作用依處。九士用依處。十真見依處。依此六處。立攝受因。十一隨順依處。立引發因。十二差別依處。立定異因。十三和合依處。立同事因。十四障礙依處。立相違因。十五不障礙等處。立不相違因。

  福等三業

  問。頌言。由諸業習氣。其業有幾。
  答。有三種。謂福。非福。不動。
  問福業。
  答。即有漏善思為體。疏解福者。殊勝之義。自體及果。俱可愛樂。相殊勝故。名為福業。
  問非福業。
  答。自體及果。俱不可愛樂。相鄙劣故。名非福業。
  問不動業。
  答。不可改轉義。其業多少住一境性。不移動故。名不動業。即上二界定地之業。
  問不動名。
  答。以定能令住一境故。
  問。既上二界。應是福業。何名不動。
  答。約前殊勝立不動名。

  三種習氣

  問。習氣有幾。
  答。亦有三。一名言習氣。二我執。三有支。
  問。習氣名。
  答。由業氣分。熏習所成。故名習氣。
  問名言習氣。
  答。因名起種。名名言習氣。
  問。名言有幾。
  答有二種。一表義。二顯境。
  問表義名言。
  答。謂能詮義音聲差別。
  問。顯境名言。
  答。即能了境心心所法。
  問。聲能表義。心能顯境。何意用此立習氣名。
  答。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名此習氣。
  問。我執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