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
  答。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
  問。何為執仗。
  答。仗謂器仗。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
  問。前云忿等一十三法。是根本家差別分位。此忿一法。是誰分位。
  答。嗔一分故。
  問。何知嗔分。
  答。離嗔無別忿相用故。
  問。云何為恨。
  答。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冤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
  問熱惱業。
  答。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恒熱惱故。亦嗔一分。
  問。云何為覆。
  答。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
  問悔惱業。
  答。謂覆罪者。后必悔惱不安隱故。
  問。覆是何分。
  答。若依正義。貪痴二分。
  問。何知爾也。
  答。若不懼當苦覆自罪者。是痴分也。若恐失利譽覆自罪者。是貪分也。
  問。云何為惱。
  答。忿恨為先。追觸暴惡。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
  問。追觸等義。
  答。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狼戾。多發囂暴凶鄙麤言。蛆螫他故。此亦嗔分。
  問。云何為嫉。
  答。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
  問憂慼義。
  答。謂嫉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慼。不安隱故。亦是嗔分。
  問。云何為慳。
  答。躭著法財。不能惠捨。秘恡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
  問不捨等。
  答。謂慳恡者。心多鄙澁。畜積財法。不能捨故。此屬貪分。
  問。云何為誑。
  答。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
  問矯現等。
  答。謂矯誑者。心懷異謀。□現不實邪命事故。此貪痴分。
  問。云何為謟。
  答。謂圓他故。矯設異儀。謟曲為性。能障不謟。教誨為業。
  問冈他等義。
  答。謂謟曲者。為冈冐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亦貪痴分。
  問。云何為害。
  答。於諸有情。心無悲慜。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
  問逼惱義。
  答。謂有害者。逼惱他故。嗔一分攝。
  問。害與嗔差別之義。
  答。害障不害。正障於悲。嗔障無嗔。正障於慈。又嗔能斷命。害但損他。故別也。
  問。云何為憍。
  答。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
  問染依義。
  答。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貪分也。
  問為不憍。
  答。即無貪也。
  問。云何無慙。
  答。不顧自法。輕拒賢善法性。能障礙慙。生長惡行為業。
  問不顧等。
  答。謂於自為無所顧者。輕拒賢善。不耻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
  問。云何無愧。
  答。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
  問。不顧世間等義。
  答。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耻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
  問。云何掉舉。
  答。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
  問。云何惛沉。
  答。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鉢舍那為業。
  問。惛沉與痴。行相何別。
  答。謂痴於境迷暗為性。正障無痴。而非瞢重。惛沉於境瞢重為相。正障輕安。而非迷暗。故二不同。
  問。云何不信。
  答。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心。墮依為業。
  問墮依業。
  答。不信之者。多懈怠故。
  問。不信行相。
  答。於實德能。不忍樂欲。
  問。若於染法起忍樂欲。是不信否。
  答。彼即是欲。非是不信。
  問。云何懈怠。
  答。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墮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
  問增染義。
  答。謂懈怠者。滋長染故。
  問。善事懶墮。名為懈怠。惡事策勤。名為何也。
  答。亦是懈怠。
  問。云何亦是懈怠。
  答。退善法故。亦名懈怠。
  問。無記策勤。為是何也。
  答。是欲勝解。
  問。云何放逸。
  答。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
  問。此放逸以何為體。
  答。懈怠三根。不能防修染淨等法。總名放逸。離上四法。別無體性。
  問。彼慢疑等。亦有此能。何不依立。此放逸耶。
  答。慢等方四勢用微劣。故不依立。
  問。此之四法。偏何勝餘慢疑等也。
  答。障三善根。障遍策故。餘無此能故不勝。
  問。云何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