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者。種也。以藏識中。無始已來。所熏善性種子。惡性種子。及無記性種子。各性種子。決不能改。似若栴檀香與臭蒜。決是各性。是故觸境中。或如惡人打鳥。率爾心起即成現量。一剎那際。落意識中即成比量。引善性種子。即生慈念。成善現行。惡性種子。觸五塵性境。成現量。落比量意識中。生惡現行。起隨喜善念惡念亦復然。也故云性境。以成現量。而又成比量。通善性惡性無記性。各種生現行者。乃至性境中觸十善境。通現比二量。或十惡境。通現比二量。若本無善惡種子。故觸善境不生善。惡境不生惡。既無善惡現行種子。名無記種也。今七識中。善惡現行。熏在藏識內。即成八識中引業種。遷至當來。必成善惡苦果樂果也。是為當來異熱果耳。故云通三性因果。決無差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論曰。云何眼耳身三識。只通初禪及二禪天耶。即不通上界三禪四禪天耶。答。下欲界。五趣雜居地中。八識全俱。初禪二禪天。無欲界。鼻舌二識。捨段食故。無香味塵。今二地者。只六識。一眼識。二耳識。三身識。四意識。五末那識。六即黎耶識。又初禪具六識者。由捨離欲界生得初禪喜。又得淨妙樂故。況有覺觀二心。以常出定。說法利益諸梵天眾。二禪光音天眾。雖無覺觀。亦有喜心。名定生喜樂地以得深定。喜樂心故。雖不常出定。以光中示說法音。故諸梵眾。亦有眼耳身三識之境。故云眼耳身三二地居者。信矣。又問。初禪二禪。可有尋伺二心所耶。答。初禪未入定前。有尋有伺。已入定後。有伺無尋。二禪唯伺無尋。以有喜樂心。豈無伺矣。又問三禪可有眼耳身三識耶。答。唯在定中。得受靜妙之樂。故無三識。伺心雖有。細不現故。四禪捨樂。無想念。滅意識。全無伺所心故。唯七識緣第八識成有覆無記性。有真帶境。以心緣心故。以見分成影作境故。若四空天。以滅七識見分無真帶質故。以無內外境故。名四空天耳。唯留第八藏識。及五心所故。若至非非天。即無五心所。以定入者。止息心故。只有計存我種。未破無覆無明識性。是故報盡還入輪迴。若能斷我種。即捨生死。成阿羅漢者。此矣。
  徧行別境善十一
  論曰徧行。以八個識中。與何識相應。又別境。云何不與徧行。五心所同耶。又善十一心所。亦與何識相應耶。答云。五心所云徧行者。以周徧行履。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一切時。循環來往無休息故。又如微波。亦如瀑流性。名現識等流性故。即觸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也。以內外皆應酬故。乃至四空天處尚相應故。常無斷也。故名徧行。即有四義。為之徧行。所云四義者。一徧一切地。乃至四空天處。常相應故。名徧一切地。下界則可知耳。二徧一切性種。以善惡種子觸境時。即作意觸受想思五心所等。常相應故。無記性等。即可知耳。是故善惡無記三性。盡皆應故。名徧一切性。三徧一切心。即八個諸識心王。內外應故。如前作意觸境等。生諸善惡無記心故。名徧一切心耳。四徧一切時。即如水瀑流。應時無休息故。名徧一切時耳。由此四義。故名徧行也。今云五心所者。謂心王為能使。心所為所使。如父使子不相違故。故名心所。更有餘四十六個心所。亦此義耳。問。五心所義。即今知也。但五心所各性。各業作用。其義云何。答夫性者。其各體種性。不可改也。其業用力。各有能也。其餘心所。亦準例義均知。今一一分開。略為論釋。
  △問。云何名觸心所耶。
  答。所云觸者。謂有根塵識和合。不帶名言。得法自相。故名曰觸。又觸者。以令心。心所觸境為自性故。受想思等。為觸自業故。名曰觸。如眼識等觸。即耳鼻舌身識觸等。亦復然也。成五觸耳。
  問。云何名作意心所耶。
  答。所云作意者。謂能警諸心所。如受想思等。為自性故。引起諸心所等。為自業故。名作意心。如共一室。以一人先惺。驚惺眾心故。所以作意最比餘力心所強故。
  云何名受。
  答。所云受者。謂領觸等。作意心起。故領納違順等境。順者是樂境。違者逆也。是苦境也。以領納。違順等境。為自性故。起憎愛等心。為自業故。又不順不違等境。即不苦不樂受為自性故。不起憎愛等心。為自業故。名為受耳。
  云何名想。
  答云想者。由前領受心所之境。故于領受境上。取像專繫為自性故。復於所受境上。施設名言。為是有耶無耶。善耶。惡耶。苦耶。樂耶。種種名。種種言句。為自業故。即名為想。即尋心為體耳。
  云何名思。
  答。所云思者。謂想心所希于境上。由未定故。故于想境上。重又細察故名思耳。以令餘心所緣境。成善成惡等心所故。故以伺心所為體耳。以上想思尋伺。是散位獨頭在後文中辨也。若在八正道中。即正見。正思惟了明第一義。故通聖心。又如來三七思惟如是事。恐先說最上乘。眾生不信。反招墮落也。故名思耳。以上釋五徧行心所。各性各業力竟。
  △次釋五別境。即欲勝解三摩地念慧等。是五別境。
  △問。云何各別境耶。
  答。與前五徧行心所性業不同。如前五心所等。由觸等。故有作意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