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境起。是故能徧一切諸善惡無記心故。今此別境者。以各別境起。不通餘境緣故。故為之別境耳。
  問。云何是五別境。各有性耶。業耶。
  答。一一示之。
  云何名欲。
  答。欲者。謂於所緣善等境。希望為自性故。惡境亦同心勤依善惡等境。不改為業。有欲者。由愛即受。不欲者。即捨故非徧行。是別境攝耳。
  云何名勝解耶。
  答。勝解者。於決定境上。印持無謬故不改者。為自性故。或文義境中印持毫不錯謬。他人不能惑亂為自性故。以不可引轉。轉于他境為自業故。若猶豫者。不成勝解別境。若不猶豫。故名別境。非徧行者。隨諸心故。
  是別境攝云何得名念耶。
  答。所云念者。於先所習之境。令心明記。不忘失故為自性耳。定依所習之境不捨為自業故。若受餘境。即不成念。故非徧行。是別境攝。
  云何名慧。
  答。所云觀境上。以簡擇決斷分明。為自性故。以斷疑決信解。為自業故。或外道邪解。雖不錯境。著五蘊等。斷常二見者是邪慧攝故。非正見也。既慧決擇不謬。不轉餘法。故非徧行。是別境攝。
  問。在何識所收。
  答。雖在五識頌論。此別境者。通意識中收者。亦非分外。何則欲境可通五識。是六識中成勝解。雖或一見明了。或五識。亦六識中成。何則。非有決定思者。何能印定者乎。念若無意識持。云何得成定。若無意識云何專法一境。慧若無意。思量決擇。故慧論不成。亦通七識。成邪慧故。斯之不敢自專。請高哲者究之。無拘一定耳。
  次論十一個善心所也。
  △問。佛有無量大善。豈可十一個心所而能成就者乎。
  答。在後文中辨。夫善者美也。故老子云。尊言可以市。加行可以人。若不計其功者。則為出世之善。合此善云。通漏無漏者。淨妙果故。
  問。善十一法中。云何通五識耶。又云何各有自性。各有業用者耶。
  答。十一善者。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念。五無嗔。六無痴。
  問。六善心所。通五識耶。
  答。往昔中熏過善種。故眼見耳聞觸生信。八三寶故。故知前所造過非見諸聖德。即生慚愧。不教而自懺故。由向昔無貪無嗔無痴。是故眼見耳聞觸境。而無貪也。嗔也。痴也。若有貪等種。故無解脫性耳。又五善心所者。決定亦同五識相應。亦通意識耳。何則。若勤精進。有二一。身不疾懈。故屬身識。二心不疲懈。即兼意識。若身心俱不疲懈。故名精進。不放逸者。亦二。一身不放逸。如戒身口。屬身識故。二意不放逸者。屬意識故。十行捨者。向日行捨。觸境自捨。不教自成。故亦屬眼。耳。見聞行捨。亦兼屬意。十一不害。向日由慈心益物習成。故觸境生慈即不害也。以上十一善心所。古云。屬五識論從多分中說。以余論之。亦兼意識。無定準也。
  問。云各自性。各自業當何義耶。
  答。一一示之。
  問。何謂為信。
  答。夫信者。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自己性。對治不信。斷疑為業。故不信者。是障聖道之根本。信者。謂八聖道之源由。又生疑者。有三。一。人天外道仙等。執著我人等四相之蘊。若聞深法。即生疑謗。故佛云。破法不信故。墮于三惡道也。以不信力。而障于道也。二。小乘聲聞。及二乘獨覺。不信大乘。不得入佛智海力故。三菩薩不信。非不信也。有疑網也。如見道分。不得入修道分疑網。又修道分菩薩。不得入證道分疑網。又十地。不見如來勝妙境者。即為疑網。以要重加精進力故。始斷疑網得八法界。故云。信為道源功德母。又云。信能必到如來地者。信矣。
  問。諸善中。云何以信為首耶。
  答。前不云乎。信為道源功德母。由信力故。而發起菩提之心。故善財。至參彌勒大士。尚以信力。菩提心為主。始入普賢道場。故信者。如息塵珠而能息盡諸塵。不障道法故。如如意珠以隨心所求。無不得故。如利刀。一切煩惱盡穿通故。故十一善中。以信而為首也。
  二慚。云何為慚耶。
  答。云慚者恥也。以自向前。有諸過非皆是無知而作。今已知故。即生慚也。恥也。故初地菩薩。以慚愧二心。乃為莊嚴。故慚字。是領善之首。始生善法。論云。依自法力。崇重賢聖。為自性故。止息惡行。為自業故。如一無垢比丘。而犯婬戒。凡見一切持戒諸沙彌等盡皆禮拜。云我犯淫戒。必墮地獄。求諸眾僧。與我懺罪。慚也。止息惡行也。
  三愧。云何為愧耶。
  答。夫言愧者。凡自己有過。見一切聖賢父母師長。俱成有愧。如人飲酒大醉。墮于瀑臭泥中。若惺之後。一切眷屬。悉不能見。凡見外人者。均皆有愧。甚是羞也。故名為愧。故論云。愧者依世間善力境中。以輕拒諸惡為自性故。如輕他惡即自己過。故生愧也。又對無愧。止息惡行。為自業故。故人有慚愧者。可以斷惡。可以修善。可以成聖至頓超十地。斷障證真者。皆由慚愧。而得成也。故曰。人無慚愧。眾惡皆成。罪之首也。況人有過。而不懺乎。是故未得見道者。即見有道之人。而生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