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窺其畔。
  窮極二聲聞辯才智慮。不能窺度羣有之邊畔。
  況乎虗無之數。重玄之域。其道無涯。欲之頓盡也。
  虗無重玄。即一佛乘。真常妙道。橫豎無涯。如何欲令二乘盡證。有邊事相尚未盡知。況無邊法體豈能盡證。則知二乘淺智力劣。故有階漸也。
  △三引外書明漸。
  書不云乎。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書是道經。今借文用。為者修義。學者斆也。道者履於性也。修學者。日益於見聞知解。修道者。履於自性也。則日損於知解惑結。吾教有學有修。止在於等覺。
  為道者。為於無為者也。為於無為。而日日損。此豈頓得之謂。
  修無為者。解惑漸除而無為漸現。此非頓得之言謂。
  要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損耳。
  此三句。位位皆有。即諸位中。入住出之三心。即加行正行勝進行之三行。如斷初地惑。在地前要損。名加行入心。要者欲義也。入初地時又損即正損。名正行住心。至於無損。求進二地。名勝進行出心。則地地皆有此三行三心。至於無所損者。方惑亡解喪。心境一如。故地地皆證一分真如。又要損在三賢。又損在地上。至於無損。在妙覺也。此則約始教斷實惑說。若約終教。無斷而斷。雖惑本自真。而真隨惑緣。亦能隨斷緣。亦不妨斷。故楞嚴云。理雖頓悟。承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若無惑可斷義。即歸頓矣。
  △四引經結智用。
  經喻螢日智用可知矣。
  淨名謂富樓那云。無以日光等彼螢火。螢光喻二乘。曰光喻菩薩。此據三乘對辯。則知智有優劣也。
  △二別對菩薩。文二。初一乘諸位問。文二。初章名。
  譏動第十四
  譏者責也。動謂進修之心。此問再敘前難差中疑。此則通疑證真之人。既心境冥合。何故更有進動。若據始教法相宗。初地已得證真。今約七地難者。就三乘教論。菩薩乘中。至七地時。入純無相觀。得無生忍。深證真平等法。人既即法。亦無心境二相。所謂物我冥一。絕於圖度。何故更進後地三位。別有所求。七地尚爾。況前地耶。此以人法同寂。譏責於進動。
  △二正問三。初牒經動寂。
  有名曰。經稱法身已上。入無為境。
  此即前引儒童。於然燈佛所。已入涅槃。涅槃此云無為。法身者。法謂法性。身者依也。以法性為依。則證真者之通稱。今約七地已上曰法身者。謂純無相觀。常依真理。以法為依。以真為體故。又純無漏功德法分積聚故。
  心不可以智知。
  無分別心。非分別智可知。
  形不可以象測。
  法身非質礙故。形象不測。
  體絕陰入。
  所得法體。離五陰六入。
  心智寂滅。
  能證心智。純無漏觀。無功用道。寂滅無相。如順流舟也。此即前所謂物我冥一也。
  而復云進修三位。積德彌廣。
  即前云於七住初獲無生忍。進修三位。更勝進後地。慕廣大功德也。
  △二以動難寂。
  夫進修本於好尚。積德生於涉求。
  生好尚心。動涉求念。
  好尚則取捨情現。涉求則損益交陳。
  取後位。捨前位。棄損無明。增益功德。
  既以取捨為心。損益為體。而曰體絕陰入。心智寂滅。
  以上動用疑寂滅義。
  △三結成相違。
  此文乖致殊。而會之一人。無異指南為北。以曉迷夫。
  既動寂文義殊乖。而會同七地一人。豈了動寂之異。有似以南為北。豈能指迷者令曉。南北殊方也。
  △二位位寂滅答。文二。初章名。
  動寂第十五
  動是用。寂是體。謂行人修因契果。斷惑證理。皆以前般若為能修也。謂以無知之般若。修即真之因。契如實之果。斷不異真之惑。證寂滅之理。是則能所斷證即寂滅相。動而常寂。故曰動寂。故清涼云。良以非真流之智。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據實教入住已來。直至究竟。始終如此。非謂七地已後方得動寂不二。此論一乘正行。在此章顯示。
  △二正答四。初顯所修之行。文三。初引經總標。
  無名曰。經稱聖人。
  引經通標證真起實行之人。
  無為而無所不為。
  為者作也。三慧中屬修慧。謂若稱真。則無惑可斷。無理可證。無行可修。無位可得。故曰無為。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見有幻相未除。空塵不說。當以如幻之智。斷幻惑。證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無所不為。直須斷至無斷。證至無證。方曰究竟。今就因門。從解起行。則無斷而斷。無證而證。故曰無為而無所不為。寂而常動。動不乖寂也。大意如是。故曰總標。
  △二釋成大意。
  無為故。雖動而常寂。
  釋上寂義。修即無修。是即動之寂。
  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常動。
  釋上動義。無修而修。是即寂之動。
  雖寂而常動。故物莫能一。
  無修中起修。能所修相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