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斷同。
  是時妄想都盡(本除)結縛永除。
  末喪也。是時者。三乘到無學之時也。言妄想都盡者。惑除也。三乘無學。俱無發業潤生。故曰結縛永除。
  △三證同。
  結縛既除。則心無為。
  三乘既無十使繫縛。則障盡智圓。同契無為真理二乘以我空證。菩薩以二空證也。然三界繫縛。正在煩惱障。能發業潤生故。所知障即無此能。但以菩薩入假利生。恐障法空理。故須雙伏雙斷。今就三乘出離證真。俱約煩惱障論。故云結縛永除。則心無為也。
  心既無為。理無餘翳。
  三乘心契無為。於理更無餘障。
  △二引證同義。
  經曰。是諸聖智不相違背。不出不在。其實俱空。
  此引證智同也。雖所了生空與二空不同。而能了智不相違背。大悲菩薩了三界故不出。一切二乘離三界故不在。其實俱證空理故同也。
  又曰。無為大道平等不二。
  此引證所證理同故也。
  既曰無二。則不容異二。
  再定理智同一之義。既曰所證理無二。則知能證心不可說異也。
  △三正詰漸次。
  不體則已。體應窮微。而曰體而未盡。是所未悟也。
  體者解也。三乘起智斷證既同。同證空理。本合歸一。不解則止而不論。解則必臻微妙。何以前云未盡無為故有三耳。未曉此旨也。此一章為乍聞實教談一理無差之人。未曉權中差別之旨。便欲壞三立一。而不知實教接權。但就三會一。非獨即三而一。亦不妨即一而三。不知此者。未為得旨耳。
  △二就法顯人答。文二。初章名。
  明漸第十三
  明辨也。辨別同歸一乘之人。從權入實。本有三乘之漸次。既知全一成三。故明三乘之漸次也。
  △二正答三。初領前法一。
  無名曰。無為無二。則已然矣。
  人雖於理有偏圓。理本無二。是故究竟真實。同歸一乘無二之法。理當如是矣。
  △二責前人同。
  結是重(平)惑。而可謂頓盡亦所未喻。
  此約方便教中三乘顯然。以機不等故。結者二障。分別俱生即用也。惑是無明即體也。無明體上重重之結。故云重惑。二乘但伏斷煩惱。菩薩伏斷二障。三乘五位。位位漸除。而前曰妄想都盡。結縛永除故。亦未曉此旨。是知即實而權。則三乘顯然。即權而實。理同一味。但謂一理無差。便泯三乘修證漸次者。未為知悟也。
  △三正答漸次四。初法喻正答。文二。初引喻。
  經曰三箭中(去)的。
  的謂紅心。三箭同中一的。喻三乘同證一理。
  三獸渡河。
  象馬兔三獸同渡一河。喻三乘同斷三界結惑。
  中渡無異。而有淺深之殊。
  同中一的。同渡一河則無異。喻同斷結惑。同證真理。而三箭到的有淺深。三獸入河。有深淺各別。喻三乘斷惑有深淺。證真有漸次。
  者為力不同故也。
  為者由也。由為三箭三獸力有大小故。入水中的有淺深之三。非為河的有異也。
  △二法合。
  三乘眾生(合三箭三獸)俱濟緣起之津。
  濟渡也。津河也。緣起則十二因緣。以法兼喻也。合上渡河。
  同鑒四諦之的。
  合上中的。然四諦十二因緣三乘別說。互不相通。如前引法華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等。若約互通。自有二義。一通觀義。如經云。上智觀苦。得菩薩菩提。中智觀苦。得緣覺菩提。下智觀苦。得聲聞菩提。上上智觀苦。得佛菩提。則知二乘同觀四諦。通離十二因緣三世因果。但智用利鈍不同。二互觀義。說合十二因緣中。過現五支因為集諦。現未七支果為苦諦。則聲聞觀苦集。已了十二因緣。辟支觀十二因緣。已了苦集證滅修道。二乘皆然。但不如菩薩大悲行願。長行六度爾。菩薩五六雙修。圓證二空。豈不達三世因果。具道滅耶。此則三乘行門互具。故緣起四諦。通三乘斷證。今論本意。正約斷證二門。以緣起是三世因果。不出惑業苦三。則三乘通斷。故云俱濟緣起之津。四諦是諦審世出世因果。如實真理。不過二空。三乘通證。故云同鑒四諦之的。三乘既通名出世證真故。不約別分行相也。
  絕偽即真(合上渡無異)同昇無為(合上中無異)。
  三乘人同離三界生死。同到無為彼岸也。
  然其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
  所乘不一者。指三乘智行不同也。聲聞乘我空四諦出。緣覺乘我空十二因緣出。菩薩乘二空六度出。何故如此。下云。謂智力有大小不同故也。合上淺深之殊。為力不同也。故知。諸佛本意。普欲令其如我無異。為彼智力未及。教有漸次也。
  △二校二乘智量。
  夫羣有雖眾。然其量有涯。
  羣者不一之謂。萬有也。言其萬有則通一切有境。若在佛智。必盡無邊。
  正使智猶身子。辯若滿願。
  梵云舍利弗怛羅。此云身子。弟子中智慧第一。梵云富樓那。此云滿願。亦云滿慈。弟子中辯才第一。
  窮才極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