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動而常寂。故物莫能二。
  修即無修。能所一相。
  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
  逾過極之。義言不二則能所同寂。此乃即至動而見至寂。言不一則二相宛然。即至寂而見至動。上則即隨緣同不變。次乃即不變而不壞隨緣。故動寂二名。言之似異。義實同時。
  △三結示所以。
  所以為即無為(進修即寂滅)。無為即為(寂滅即進修)。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也(事理二行名殊義一也)。
  △二明能修之心五。初引經標義。
  道行云心。
  能修之心。體是本覺。用即是智。位位各具入住出三心。通根本後得。
  亦不有。亦不無。
  心體真實。本非有無。亦無能所修相。泯同平等故。華嚴亦云。無有如外智。亦無智外如。今正約照用。不滯二邊空有之病。非唯所修之行為無為不二。能修之心。照與無照。亦乃同時。故云亦也。
  △二釋經大意。
  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無者。不若無心之無。
  寂照同時。非有無二心。故經曰不有不無。
  △三逆順推釋。文二。初問。
  何者。
  問上不若有無之義。
  △二釋。文二。初反釋責非。
  有心則眾庶是也。
  眾庶者不一也。指三界眾生心皆有作攀緣。釋上有心也。
  無心則太虗是也。
  釋上無心也。
  眾庶止於妄想。太虗絕於靈照。豈可止於妄想。絕於靈照。標其神道。而語聖心者乎。
  進修所謂動。此是以妄想語聖心。又謂入無為是寂。此是以太虗標神道。焉可以邪而求正道。
  △二順釋正理。
  是以聖心不有。不可謂之無。
  聞說不有寂而常照。不可執無。
  聖心不無。不可謂之有也。
  聞說不無照而常寂。又不可執有。此遣隨言執也。
  不有故。心想都滅。
  想謂取像。能證之心既無取著。故經曰不有也。
  不無故。理無不契。
  無不契者。盡契真理。能契之心非無故。經曰不無也。
  理無不契。故萬德斯弘。
  弘大也。萬德者。稱性之德不一。故起信云。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心能證理。則稱理之德。一一廣大無涯。故曰斯弘。
  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
  須菩提云。我不作是念等。況大乘菩薩能所一相。心想都亡。豈有我心。成就功行。故曰非我。
  △四結成所以。
  所以應化無方。未嘗有為。
  達俗不妨證真。動而常寂。
  寂然不動。未嘗不為。
  證真而常達俗。寂而常動。
  △五引經證義。
  經曰。心無所行。(平)無所不行。信矣。
  行者斷惑證理。修因契果。皆名曰行。行能行之心。動寂同時。斯可信矣。
  △三引前結示三。初正引二。初引前經。
  儒童曰。
  世尊因地為菩薩。名曰儒童。前難者但見文違。未見意順。故今亦就儒童所說。引不二之義。令彼信悟故。
  昔我於無數劫。以國財身命。施人無數。
  七地二僧祇劫滿。故說昔。曾以國位財寶捨身分或盡命。以此內外財行施。不可知其數量。
  以妄想心施。非為施也。
  妄想不一。所謂求佛果。進上位。要行滿。欲因圓。但有能所修相。皆曰妄想。竝非稱實之行也。
  今以無生心。五華施佛。始名施耳。
  智虗無生。為能修心。五華施佛。體即無生。為所修行。能所同真而不壞。以華施佛。始名稱實之施。豈動寂有異也。言五華施佛者。經說佛因中昔名摩衲婆。此云儒童。買五莖優鉢羅華。即青蓮華。施然燈佛。此時心詣無生。三輪同寂。故然燈與記釋迦牟尼。金剛亦云。以實無有法得菩提故。然燈受我記也。
  △二引別經。
  又空行(去呼)菩薩入空解脫門。
  入者證也。解脫門有三。一空。二無相。三無願。今舉初攝後。故言解脫。謂離繫縛。根本智為能入三解脫為門戶。由此故能於一切法證真如性。故曰入空解脫門。此則以智契理耳。
  方言。今是行時。非為證時。
  方者始也。菩薩但行三解脫行。不求證三解脫相。此則正行。行時不見行相也。非獨儒童空行。菩薩亦爾。
  △二結成。
  然則心彌虗行彌廣。終日行不乖於無行者心也。
  結上也。彌極也。既以至虗之心造行。則行亦寂滅。尚無二相。豈有行耶。
  △三廣示。
  是以賢劫稱無捨之檀。
  賢劫經也。梵云檀那。此云施。即六度之一也。三輪同寂。雖無捨而施行彌勤。故曰之檀。
  成具美不為之為。
  成具經也。此通一切竝皆無作而作。
  禪典唱無緣之慈。
  禪經也。能緣所緣。理同一味。故無二相。而大慈拔濟不息。即四無量之一也。
  思益演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