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初又但取現文。以屬念處。次取現文。以望過未。過未墮世。以屬法故所以少別。
  次料簡者。問意者。數人生死是不相應行。只應法念處攝。何以通釋皆具四念。及初番別釋並云具三念處。謂身心法。答中意者。恐通釋無憑。故引大經證成通義。經既生滅皆具五陰。即是生死各具四念。俱舍有部明十二緣。亦皆具五。何獨大經。雖借權文寄事申義。當知只是一念以辨通別。若通別等者。指前二對皆成妙境。
  次結成三空。還約陰境無明等三假以說。不取等者。先列不取等四名。次列新舊等四。即不受新。不著舊。不念內。不分別外。新即愛取。舊謂無明。內謂內心。外謂外境。亦約一念亡此四相。無依等者。不依四句句。即四相無所見者。不見句與無句。不住亦爾。理本無修亦無造作。無因可修。無果可得。
  次對治者。初明來意。云前道品等者。前雖云觀十界。念處但是觀理。何以故下。釋用治意。無明行有各通淺深。今從別說。乃以障中無明為理惡。事中行有以為事惡。理惡已覆於理慧。事惡復助而覆之。故舉譬云賊多我一。兩惡為賊。多理慧義。我一真理。如王理慧。如將兩惡如賊。須加助破。若有下。判進否。雖六皆名蔽。隨重設治。輕者自去。
  助道下。次明攝於調伏根等。又佛威儀者。前舉十力等。今明成道等。故知十力等。還用成道等。方成威儀故。故引大品是為坐道場。釋成法華轉法輪等。言於此者。只是三德實相一乘。三德只是十二因緣。此四皆依十二緣故。初釋成道中並於同居。現四成相亦應結云。此是同居成道之相。文無者略。
  次轉法輪中具有八教。初是頓。四教是漸。次不定。次秘密。四佛成道元在法輪。既依法華。不明八教無以顯妙。此一既爾。前一後二准例可知。釋籤文中委料簡竟。初華嚴是頓。若鹿菀下漸。法華涅槃非頓漸攝。但是會漸而歸於頓。藏等四教處處列之。故今略云四教。兩處五味不同者。總収漸頓而開顯之。又復下。不定。又復下。引證祕密。故知漸初已密。聞大即大菩薩。
  所以者何至意也者。今依中論。用大經意。立因緣等以證密聞。
  次約因緣明入涅槃。釋中云假名中道者。藏通兩教已明於空。故今不論。但論假中。方便實報至可解者。成道轉法輪略可比知。彼二土入滅。其相云何。但是緣機。興處劣應。滅處名之。為滅無別。遺身舍利等相故。此土涅槃亦是機息名為滅度。是名下。文略。應云十二因緣觀。助道攝法義也。
  次明次位者。只是因緣證悟階級。迦羅可知者。欲例二脫。約通有無而判大小。大論委釋大小之相。
  從飜五度下。三藏菩薩也。准此句意。應云。無明為般若。行有為解脫。此文似倒。次若飜下。通教也。言四忍者。伏信乾慧順即性地。無生即是見地。已上仁王五忍以判別位。但加寂滅。次無明去。別住也。前明智行但論出假。雖云無明只是無知。至此具列六輪位者。智行則簡向後。判位須明始終。彼瓔珞經列眾多六。皆碾結惑。故名為輪。即住行向地等妙。如次以對銅銀金瑠璃摩尼水精。今明因位。退加十信以判。故不取妙覺。從因義故。
  飜無明至高下者。圓位六即。初明理中下之五即。以理為本。故釋十二皆是法性。法性無盡。次以大乘無盡等。次更引論證於大乘。次引普賢觀證大乘空。辨能乘人。乃至大品亦復如是。七番者。指次前七重觀法。故七是所行。今是所階。第四云戒少急者。前非不持。但且當理。於自止作必無虧玷。眾法作行或當稍寬。又止持中。於雙持雙犯事必須具。單持別犯或可未具。又止作中。自行從制終無所關。為物從開理未能具。故前四品通名為寬。至第五品一切不虧。
  若寂滅下。釋疑。先立疑云。諸地相即如無分別。況復眾生即是涅槃。何須次位。不生不生下。釋。如雖無位。位從事生。事謂惑智及因果等。故使見如諸位隨生。凡夫迷如豈能知見。如不等位亦不同是。則皆由入位方能說位。汝不知位由不見如。如畫虗空等者。自行真滿猶如虗空。大悲利人如種如畫。乃得名為方便善巧菩薩栴陀羅。栴陀羅者。此飜煞者。自濫上位。自害常命。若為他說。害他慧命。以是而推。斯困者眾。安忍者。初所忍境。即三障也。障是十境。已如前說。今略別對。意亦可知。還以一念因緣以對。一念十境。十界一一無非三障。似解未發。應於十境安忍違順。復知事忍即理忍故。住忍辱地等者。證忍非事。即是觀行。寂滅忍也。即中道觀。安三諦地。住真柔和。住俗不暴。皆由安於中道理故。
  無法愛中云真似者。初泛標二位。次釋二位。先列相似三法。以智下。誡離似著。若於下。示頂墮相。云何下。示起愛相。若不下。示離愛入真。入理下。示真位中見愛之相。次引大論示真位愛。明雖有愛任運進入。
  次念佛禪發者。今辨發相。未暇辨其往生。滅滅罪長福。見理等緣。神力從解脫德起。智慧從般若德起。福是相因從法身起。若見相時。具知三法從三德生。復知三法各有益相。兼識相好。修因不同。故云如是等。若深解相海者。即以色相無邊名海。念佛乃至一邊者。各不相妨。已如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