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意中有法譬合。法中先來意。次結生。破遍結前。應入下。生後。即俱用三名於三有失。須今通塞撿校三名。若不撿校恐同諸外。若無失者。依前進破。言一向者。勿恒守破遍而不撿校。故立此門撿前破遍。
  何者下。正明來意。於能生著同彼外道。宜用通塞四句撿破。是故須以四句三假破能著心。破能著智如所破惑。故云能破如所破。雖不著能而猶著所。故云若不愛著等。則能破不如所破。則但用破遍。是故須以二句分別。一者通相則能通所塞。如前破遍。二者別相則於能起著。如今通塞。故文云。法相任有通塞。況復於中起苦集等。於中有四。一橫。二竪。三別。四一心。文四義二。意在一心。一一義中皆以四句分別。一者塞中得通。二通中有塞。三者塞自是塞。四者通自是通。初二在今。後二屬前。度入今文成前二句。
  次舉譬中。除瞙分喻。破賊遍喻。賊將可護。珠瞙不然。若爾下。合。先正合。次通五百由旬義。義當通塞故也。故經云。善知通塞。故有破立。以成今意。問。破初師云非七八地。正當二乘。云何言非。答。此用釋論論意。以界內惑盡為六地。出外入城為七八地。故今且以七八破之。云與論違。此師用通。不解引通意。故引破之。後之二家皆約煩惱以為五百。前家不數塵沙。後家不數於見。故辨失中不復更破。
  此之下。指經破古。諸師下。辨失。先總。次別。總中別如太方。通如太圓。二乘檀行如太動。界內立城如太靜。雖各據一義。所失處多。欲判圓經意則未可。如持一乳等者。各偏二見。難釋通途。
  初家下。別判。但判前四。略無後二。判初家云。四百立城者。通七八地。亦屬二乘。經云。三百立城。此師對於四百則成四百立城。攝家者。攝師立七種生死。但用前五。不取後二。如汝所釋。寶渚之外猶有後二。故名為割。荒服之外名為荒外。故以極地而為遠荒。如寶渚也。次判地家。界內立城者。以住對二百。住斷見思豈非二百立化城耶。次家以二乘足為四百五百二乘。只云住於三百。今云四百。豈非檀行開權方進。復無二名。故未開權名之為檀。況復開已豈對三四。
  人師下。釋疑。恐人見論疑。破初家論正以二乘為四百。何以破他。故先序論文。言二文者。論初又云。欲過四百由旬嶮道。論初以欲界為一百。乃至二乘為四百。又云復以四百為欲界。乃至一百為二乘。過四百已。近菩提城。今通之下。申論文意。
  今明下。正釋。方乃稱經。若爾五百由旬即是寶所。經乃云過。故今依經以三義釋。若約智釋方可云過。餘二不過。故云空觀智知三百等。知即是過。初約生死。五百皆是所過。故不對寂先。次約煩惱見通三界故。故為一。下分繫下故為一。上分繫上故為一。下分者。身見.戒取.疑.貪.嗔。上分者。悼.慢.無明.色染.無色染。
  又諸下。結斥。諸師教權是故位高。於權教中釋又不了。故下正以橫竪等判。方曉權人所行之法。若橫若竪俱破五百。但非一念。故判屬權。逈遠為遼。二邊之外別立五百故也。故初師及地師在十地。攝師在初地。則下凡絕分。若其五百唯為聖人。經不應云為令眾生。若必皆在地。二乘記已不應在信。今依實教六即分之。則法師不輕二乘。龍女悉皆不濫分別功德。一生八恒各守所得。
  今論下。正釋。先縱橫。次一心。初有三義。一橫。二竪。三橫別。初橫如文。次竪中二。先正明竪。次橫以織竪。竪三如經。橫三如緯。織之令成三諦文章。三有苦集等。如有經無緯。亦是撿校。令三各無苦集等三。
  入空分二。初明折空。先苦集。次既不下。因緣。三不滅下。六蔽。但舉一慳。次引大經以證六蔽。蔽即是塞。前二亦然。章安判經云。是三藏菩薩。若於下。三通。當用下。撿校。言一一者。不問能所及以心法。有塞須破。言心法等者。心謂折體。見思之心法即假觀。知病等三及中觀中無明等三。一一皆有能所故也。又能緣心所緣法皆須撿校。復次下。體空中初通塞相。如羅漢下。況。若計下。示苦集。結業即集。生死即苦。若不下。因緣。若愛下。六蔽。亦但舉一慳用。即空下。撿校。於病下。撿校出假。問。入空中云心。入假中云法。初何故云一一心法。答。如前兩釋並有此意。單論心法即當初釋。次撿校。中道還約破遍中。入中三番。此中語略。但云無明法性真緣。一一下。撿校。
  如此下。斥權。六地在通。初地在別。何由可到五百彼岸。大經下。證權。前後總有四文。第十云經爾所劫當得菩提。第十九云至第二十云得。二十一云住。言雖不同皆經彼數。
  次明橫別者。先法。次喻。法中先寄三人辨相。一一皆先明觀相。次辨撿校。此三橫別。以依大品各一人故。如此下。斥權。以更引大論以證橫別。先喻。次合。喻中論云譬如道行或乘羊等別。故到不同。今又以步替羊。不異步故。今依實教方可破權。次一心者。初斥橫竪。
  次正明一心。初重列出。通塞二相即初二觀。當位名通各有所破。未破無明望中為塞。次中觀勝二。中既隔二。中還成塞。橫可准知。
  法相下。況出今文。橫等法相已成通塞。況復於通更起於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