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圓頓
  觀一心見一切心及一切法。觀一法見一切法及一切心。觀菩提涅槃見一煩惱生死。觀煩惱生死見一切菩提涅槃。觀一佛見一切眾生及諸佛。觀一切眾生見一切佛及一切眾生。又非但於一心中分別一切諸佛法界凡聖色心諸法數量。亦於一微塵中通達十方世界諸佛九聖色心數量法門。是名數門。餘隨止等亦復如是。

十。證相
  前九種六妙門。皆修因之相。義兼果證。今證者有四。一次第證。二互證。三者旋轉證。四者圓證。次第證者。如上歷別對諸禪及次第相生中說。互證者。如隨便宜。第四對治。第五相攝。第六通觀。四種中說。旋轉證者。行者於數息中巧慧旋轉。或證深禪。或證淺定。即得陀羅尼等。圓證者。妙慧開發明照法界。如法華中六根清淨者。即相似證也。真實證者。如華嚴中初發心中智慧。

修發不同一十六句
  一修發。二修不發。三修亦發亦不發。四修非發非不發。又一不修發。二不修不發。三不修亦發亦不發。四不修非發非不發。又雙亦雙非四句準此。

附贅
  莊子曰。彼以生為附贅縣疣。經中單作縣。音懸。注云。疣之自縣。贅之自附。

決[肉*丸]殨癰
  又曰死為決疣澮癰。今記中[肉*丸]殨。非莊子中字也。注云。若疣之自決。癰之自澮。決。古穴反。澮。散也。

定三為損
  謂三差別。如澮癰患。

定有為增
  謂三為定有。如附贅為增患。

七善
  初中後善等。

或時毀善以助不善
  大論六十五。以無著心說有九種。五者顯現。或時顯現。或時毀善等。

示處中許示三文
  序中雖有三文。今是大師之義。恐不指前三。更詳之。

章安通以慈等對之
  貧女至加復病苦。譬理慈。飢渴所逼遊行乞丐者。譬名字慈。止他客舍。觀行慈。女雖生子未顯。可譬懷胎寄生一子。相似慈。父母俱沒者。慈與觀解俱從相似轉入。分真故名俱沒。生於梵天是分真.究竟兩慈。

雖聞四名。終不能識常樂我淨
  疏云。如生盲人。徒聞四譬不識真乳。外道亦爾。暗信圍陀寧知常樂。故云。而問他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二
一達名道路
  長遠二字。是彼注文。

歧旁
  歧道旁出。

劇旁
  今南陽冠軍樂鄉。數道交錯。俗呼為五劇鄉。


  交道四出。


  史記謂之康莊之衢。


  左傳云。得慶氏之木百車於莊。

劇驂
  三道交復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劇縣有此道。

崇期
  四道交出。


  四道交出。復有旁通。


  充之反。鳶之類。

失義而後禮
  老子之文只止於禮。後禮之下云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今文失禮而後智與信者。記主加之而釋五常耳。非老子語。

信不可忘等者
  非老子意。老本純滅仁義與禮信而尊道也。今云不可忘者。以道為本。五常為末。本雖喪而末不可忘。故云存五德。

弭從
  上緜里反。止也。弭恐應作靡。靡。披靡也。順貌也。

前雖內外。但譬內心
  依境發心。內是也。十種發心。外非也。

後云內外心境相對
  九非一脫。屬二邊外境也。中道之心為外境所動。故云外相對。

論騷擾
  騷應搔。乃搔動也。以手取曰搔。

有為無漏
  有字應作無。乃無為無漏。

親生為因
  生應作正。謂正助。

四三昧別。念佛通
  義例中引他人云。四三昧是別。念佛是通。荊溪云。此師自誤。今言通修者。以四三昧攝一切行故曰通。反以為別。念佛通收一切諸行不徧。乃是通中之一。故名為別。

多生異端
  雖用一止觀結而通三止觀。通別文殊。義乃一耳。他人云。謂一止觀出於三外。繆謂頓頓止觀。

不具不雜亦復如是
  具對不具。謂具是頓。不具是漸。雜是不定。不雜是餘。二並是相對來耳。

論。四悉成五緣
  世界成發心。為人成四三昧。對治成裂剛。獲果第一義成旨歸。四五相對。自微之著。為漸五因。緣成四悉。反此可知。

或四悉成一因緣
  或談四悉成發心一事。或談一發心只得一悉益。亦須云。談一悉成一因緣。談一因緣成四悉。或多或少。緣悉相成乃不定義。

何得即以修行釋之
  以四悉會同三種止觀。且是消通文相。人不見之。謂是修行之相。

善不善愛
  經云。愛有二種。一者善愛。二者不善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