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惡作通無記。心中更加惡作。故得有十三也。已上並俱舍疏。略欲知之。


  音己。


  居縛切。大猿也。

八肘
  每一肘尺八寸。

下座
  若多人坐禪。令最下一人。

不得拄脇
  犯擊櫪戒也。佛在舍衛。六群一人擊一人。幾令命終。故今云不得。

以拄其前
  拄胸也。

三搖不動
  若坐禪人困。肩下座人以杖就胷前三搖而窹之。若搖之不動。就左邊擉之。


  音翁。

廣說法門
  野干為天帝釋自說因地作國王。以兵借於小國闘戰傷害。又受諸女躭荒奢侈。進犯惡業。身死乃生地獄餓鬼。今生畜作野干身。又說十善十惡四等六度諸法道品。乃至野干七日命終之後生兜率天。

大論枝觚廣大
  觚。酒爵也。論三七中作柧文。云柧枝廣大。又云其枝及柧。柧即柧棱。

論。如點頭
  以竹篙於船頭拄點之。船欲東則西拄。欲西則東拄。

三教菩薩
  教應作藏。

因果合論
  欲界苦麤障。色界勝妙出。是上下六果。更有上下六因。具如禪門。

高聲唱令聞
  記脫間字。

餘八是別
  八應作九。

能答問者許是五品
  論云。問觀自生心。云何四不說。離戲論諍訟。心淨如虗空。問觀自生心。云何知自心。起十種境界。成一心三智。問觀自生心。云何知十境。各成十法乘。遊四方快樂。凡三十六問。許是五品者。非是口與筆答。乃是心答耳。

更以權實四章互顯
  文云。對三權說一實。四種止觀皆實不虗。又四種皆權。乃至云。強說為權。強說為實。

且以中行破彼同居.方便二死
  若云。被生死。過五百。須至妙覺名為越野。今初住甚以中道行。破同居方便二死耳。以實報之死未盡。故云且。

理雖無差
  金剛智初地與等覺無差。但淺深異耳。

文雖各說
  金剛名牢強稱。割三惑。越一死。名雖不一。

牟子
  漢靈帝崩後天下擾亂。時牟子為蒼梧太守。

伏櫪
  音歷。馬舍。

髦俊
  上毛音。爾雅曰。土中之俊如毛中之毛。謂最長者也。

辭不說一夫
  多夫。

雪山大士被帝釋試之
  聖行品云。昔過去佛日未出。我於爾時作婆羅門求索大乘。乃至不聞方等名字。經無量歲求大乘故。修行苦行。時帝釋自變其身作羅剎像。下至雪山而試之。宣過去佛所說半偈(云云)。我言。大士。汝何處得是之偈。羅剎言。我為飢渴苦惱。心悶亂語耳。大士更求餘半偈。羅剎言。汝若捨身者。我當為說。大士敷座白言。願和尚說餘半偈(云云)。

搨其鼻
  上都搕切。應作搨。或作榻。手打也。

具已第八卷
  已應作如。

初二對三止三觀
  初二一對即法修也。法修皆次第。即前次第止觀也。但前大意中是修。今是所發為異耳。然列中云互發有十。須談十境。謂次第十。不次第十。至釋次第但三四。次第止觀者。須境境次第三止觀也。

不名為頓
  至法名頓耳。

論後發陰入
  陰境常現。言發者下。記中云。謂發陰解也。陰解者。百界五陰咸空假中。

調伏
  用三教調伏。經云。文殊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我今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乃至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慰喻
  用三觀慰喻。經云。文殊菩薩問居士言。菩薩云何慰喻有疾菩薩。居士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乃至云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疏云。三教被信行。三觀被法行。

三十六問
  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等。

十功德
  具如備撿第二卷末略箋。

六師
  富蘭那等。

十仙
  一闍提首那。二婆吒。三先尼。四迦葉氏。五富那。六淨梵志。七牘子梵志。八納衣梵志。九弘廣。十須跋陀。

如藥塗屣堪任乘御
  大經云。如良醫人以呪呪藥。用塗革屣。觸諸毒蟲。毒為之消。此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若有眾生犯四重禁五無間。罪悉能滅。令住菩提。如藥塗屣能消眾毒。

慢有八種
  俱舍惑品但七慢。一大慢。二過慢。三過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下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