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方法(於)  二明用與(午)  三教增益(若)

二釋觀用(二)
一釋數息觀慧(三)
  一牒問(經)二釋觀(二)
  一引經指巳(大)二隨文觀法(二)
一五陰性空(二)
  一正觀色陰(地)  二例明四陰(觀)

  二因緣如幻(觀)
  三觀修(一)

二釋三呪功用(二)
  一三呪別破三障(消)二六字通對三障(二)
  一略對六道(六)  二廣破二十五有(廣)

  三結行位(此)
  二類明諸大乘經(諸)
  二約諸善修三昧○  三約諸惡修三昧○  四約諸無記修三昧○

  三結觀(復次)
○二約諸善修三昧(二)
  一標列(二)二解釋(二)
一分別四運(三)
  一正示(初)二簡明(二)
一簡已未叵觀(二)
  一問二答(二)
一未念可觀(三)
  一標示(答)二釋明(二)
  一舉喻(如)  二合明(心)

  三結示(是)

二念已可觀(三)
  一標示(念)二釋明(二)
  一舉喻(如)  二合明(念)

  三結示(是)

二簡三世無心(二)
  一問二答(二)
  一總斥(答)二釋明(三)
  一辨明(若遇)  二正示(當)  三結責(若)
  三勸觀(行)

二歷善修觀(三)
  一標示(次)二釋明(二)
一正歷六度(六)
一歷檀修善(三)
一約十二事共論檀(三)
  一標示(若有)二釋明(二)
一觀捨六受行檀(二)
一觀色受想行檀(三)
一即空行檀(二)
一釋明(二)
一正觀色受(二)
一釋(二)
  一所觀色受空(初)  二能觀色者空(又)

  二證(所)

  二例明五受(乃)

  二結示(是)

二即假行檀(二)
初正觀(二)
  一因緣生識(眼根)二所生十界(四)
  一六趣(眼識)  二二乘(觀四)三菩薩(二)
  一標明(觀已)二徵釋(三)
  一正釋(所)  二引證(金)  三結示(直)
  四佛(又)
  二結示(如)

  三即中行檀(若)

  二例五受行檀(觀)

二觀運六作行檀(二)
  一標(次)二釋(二)
一正觀行作檀(三)
  一觀空行作(觀)  二觀假行作(而)  三觀中行作(又)

  二例觀五作檀(住)

  三證成(故)

  二約一一事各論六○

  二歷尸修善○  三歷忍修善○  四歷進修善○  五歷禪修善○  六歷智修善○

  二例歷諸善(約)

  三料簡○

○二約一一事各論六(二)
  一標示(前)二釋明(二)
一正從行時觀六度(二)
一明行時三觀(三)
  一行度定相(行)  二觀於定心(又)三復觀觀心(二)
  一正觀(行)  二證明(大)
二出三觀成相(二)
  一具三三昧(如)  二成波羅密(又)
  二例歷十一事觀六度(若)
○二歷尸善修(二)
  一斥十二事戒(次)二修十二理尸(三)
  一標示(若)二釋明(二)
一正約色觀(二)
一正觀六度(二)
一戒度(三)
  一即空觀(謂)  二即假觀(能)  三即中觀(心)

  二五度(色)

二三觀成相(二)
  一具三三昧  二成波羅密(何)
  二例觀十一(觀)

  三引證(法)
○三歷忍善修(二)
  一示明(次)  二正觀(無)

○四歷進善修(二)
  一示有別體(次)二今觀別體(二)
  一立法(今)二示明(二)
  一斥事善(晝)  三正觀察(今觀)

○五歷禪善修(三)
  一斥事(次)  二正觀(觀)  三出意(論)

○六歷智善修(二)
  一標示(次)  二正觀(今)

○三料簡(二)
  一問二答(三)
  一相成(答)  二相攝(又)  三相即(又)
○三歷諸惡修三昧(二)
一論明善惡(三)
  一標示(三)二釋明(二)
  一六道善惡(人)二四教善惡(四)
  一藏(二)  二通(三)  三別(別)  四圓(唯)
  三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