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三)
  一正觀法身(觀)  二見佛身相(增)  三聞說實義(聞)
二觀三道法界(二)
一直觀三道(三)
  一眾生法界(觀)  二煩惱法界(觀)  三惡業法界(觀)

  二以法印結(法)

  二歷觀一切(以)

  二指文(上)
  二勸修○

  二常行三昧○  三半行半坐三昧○  四非行非坐三昧○

  三出異同○

  三料簡○

○三勸修(三)
  一釋名(勸)二正勸(三)
一引聞者德本勸(二)
  一出聞者德本(法)  二證德本深厚(當)

  二引修者功德勸(若)  三引三輩所獲勸(善)

  三指經(此)

○二常行三昧(二)
  一標章(二)二釋相(二)
一方法(三)
  一列方法(方)二出名處(二)
  一三昧名義(此)二三昧住處(二)
  一引偈(十)  二釋明(住)
三釋觀相(三)
一身開遮(二)
  一標(身)二釋(二)
一修三昧緣(二)
  一遮外緣(行)二開內緣(四)
  一嚴道場(嚴)  二立期限(唯)  三親知識(須)  四要期願(須)
二生三昧法(二)
一正示(二)
  一開四法(起)  二遮四法(終)

  二偈明(婆)

  二口說默(口)三意止觀(二)
一本經(三)
  一標示念佛(意)二正修三昧(三)
  一示所觀相(云)二出能觀觀(三)
一空觀(二)
  一推心色都晝(又)  二明得見亦絕(不用)

二假觀(二)
  一喻明念佛(如)  二在定見佛(欲)

  三中觀(自)

  三引偈發明(偈)

  三結成佛印(四)

二娑沙(二)
  一正說(婆)  二偈明(偈)
  二勸修○
○二勸修(三)
一舉功德以勸(二)
  一第一三昧(勸)  二能生如來(此)

二校功德殊勝(二)
  一出能校(碎)二出正校量(二)
一顯修持勝德(二)
  一明四番功德(不如)  二出眾多益事(婆)

  二出隨喜復勝(若聞)
  三責不修之失(若不)

○半行半坐三昧(三)
  一總示(三)二別明(二)
一方等三昧(二)
一方法(三)
一身開遮(三)
  一夢王求許(方)二施為方法(三)
  一羅列壇儀(於)  二一食具足(須)  三請明律師(別)

  三要期人數(要)

  二口說默(口)三意止觀(二)
  一出經意(意)二釋觀法(二)
一正觀中道正空(二)
一正明(二)
  一諸法空觀(經)  二空平等觀(無)

  二引同(此)

二歷觀尊容道具(二)
  一標示(以)  二歷觀(方)
二勸修(三)
  一出三昧勝(勸)  二以得寶勸(世)  三校量顯勝(若)
  二法華三昧○

  三結責(誰)

○二法華三昧(二)
  一標章(約)二釋相(二)
一方法(三)
  一身開遮(身)  二口說默(身)三意止觀(三)
  一出二經觀法(意)二辨二經行意(三)
  一正示(二)二辨明(三)
  一明經互出(安)  二得名所由(南)三出觀正意(二)
  一修時二法(特)  二證時兩捨(妙)
  三結顯(若)

  三明歷文修觀(今)
二勸修(三)
一得諸功德(二)
  一舉德(勸)  二正勸(應)

  二能辨大事(念)  三即為見佛(能)

○四非行非坐三昧(二)
一釋名(二)
一示三種名(三)
  一今立(四)  二引同(而)  三結示(雖)

二釋三種名(二)
一正釋覺意(二)
  一略釋(今)二廣釋(三)
  一標意為法源(諸)二釋觀意所由(二)
  一斥隨倒非覺(對)二出覺意正法(二)
  一照知三名一性(覺)  二照知非名非性(若知)
  三結立名正意(若觀)
  二二名準知(隨)
二明相(三)
  一開章(就)二正釋(四)
一約諸經修三昧(二)
  一明攝多法(諸)二依經示相(二)
一正出請觀音法(二)
  一標(且)二釋(三)
一列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