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又)  三修中破塞存通(又)

  二結示(如)

  二引論喻明(大)  三結示非用(三)
二一心檢校(三)
  一結前次第二正明一心(二)
一無生門識通塞(三)
  一標示破法(若)二正檢通塞(二)
  一檢校(空)二出意(二)
  一即塞是通(良)  二雙照通塞(通)
三結明得失(二)
  一反明失字(若)  二正明失字(若)
  二例餘門識通塞(於)

  三結名判位(是)
○六道品調適(三)
一釋相(二)
  一標章(第)二正釋(四)
  一當分(一)  二相攝  三約位  四相生
二示意
一正示(三)
  一標(所)  二釋(真)  三結(為)

二簡明(二)
  一問二答(四)
一明是菩薩道(二)
  一出大論呵(答)  二引三經證(淨)

二明是涅槃因(三)
  一牒(若)二釋(二)
  一正釋是因(道)  二轉釋無量(云)

  三結(大)

  三明通正通助(或)四明有漏無漏(二)
  一難(又若)二釋(二)
  一標列(此)二釋明(三)
一皆有漏(二)
一釋明(二)
  一有漏(如)  二無漏(皆)

  二引證(從)

二皆無漏(二)
一釋明(二)
  一有漏(如)  二無漏(皆)

  二引證(從)

  三亦有亦無
  三明觀○

○三明觀(二)
  一揀餘標圓(諸)二明無作觀(二)
一行三十七道品(三)
一法觀(二)
一別釋(七)
一念處(二)
  二引示(大)二釋明(二)
一明一心觀處(二)
  一標(今)二釋(四)
  一法性身處(若)  二法性受處(若)  三法性心處(若)  四法性法處(若)
二出兼廣之相(三)
  一總標(如)二別明(三)
  一徵(兼)二釋(四)
  一深觀色處(法)  二深觀受處(法)  三深觀識處(法)  四深觀想處(法)

  三結(治)

  三總示(秪)

  二正勤(若)  三如意(若)  四五根(若)  五五力(若)  六七覺(若)  七八正(若)

二總結(二)
  一結示初心行道(如)  二結明涅槃近因(如)
  二譬明(今)  三合顯○

  二入三解脫門○
○三合顯(二)
  一合明道樹(法)二通釋道樹(二)
  一別三觀益(若)  二總三觀益(若)
○二入三解脫門(二)
一由三脫門(二)
  一標列(復)二正釋(二)
一解脫三昧得名(三)
一定慧相由(二)
  一由智入定(若從)  二由定入智(若由)

  二伏斷二道(或)  三定慧相即(或)

二三門王臣之相(二)
一出三教(三)
  一藏(若)  二通(若)三別(二)
  一別三觀智(若)  二別出假智(復)
二別明圓(三)
  一示名同意異(別)二出三門王臣(二)
一正明空門(二)
一緣空意義異(二)
  一名同(大)  二意義異(智)

二觀夢意義異(二)
  一名同(又)  二意義異(今)
  二以空例餘(如是)

  三結門相無礙(當)

  三結示(如)

二入涅槃城(二)
一正明入(二)
  一鈍根雙樹入(又)二利根處處入(二)
  一標(利)二釋(二)
  一聲聞能入(如身)  二菩薩義知(聲)

  二出經意(若)
○七對治助開(二)
一示意(三)
  一牒前(第)二出意(二)
  一不須助治意(根利)  二正須助治意(根鈍)

  三引示(夫)

二釋明(二)
一用六度為治以明助道(二)
  一標示(助)二釋明(二)
一正明對治(二)
一別治六蔽(六)
  一施治貪蔽(若)  二尸治犯蔽(修)  三忍治瞋蔽(修)  四進治懈蔽(修)  五禪治亂蔽(修)  六智治愚蔽(修)

  二總出厚薄(諸)

二轉觀四隨(二)
  一標示(若)二正觀(二)
  一正觀慳蔽(如)  二餘五例明(修)
二觀六度助道攝諸法門(三)
  一責前標後(於)二度相開合(三)
  一出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