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帛裹黃金。土模內像。暗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淨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寶篋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文)。
  【■記】此引諸經明理即義。妙宗鈔云。初引大經眾生即是佛。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三菩提故。如來性品云。我者即是佛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如貧女多真金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又如力士。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士相撲。以頭觸珠。沒膚不知。其處有瘡療治。乃至醫執鏡照。珠在鏡中顯現等。如來藏經十喻者。彼經一法。九喻。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從能。故云十喻。一法者。經云。我以佛眼。觀眾生貪瞋癡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具足。如我無異。即舉九事。以喻其法。九喻者。一萎華佛身。二嚴峯湻蜜。三糠糩粳米。四糞穢真金。五貧家寶藏。六菴羅內實。七幣裏金像。八貧女貴胎。九焦模鑄像是也。今文但引暗井具寶。以證理即。乃顯圓理。非如止觀以顯別理。故云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次淨名皆如。語尚涉通。今須圓解。次寶篋云。己界及法界。眾生界同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為體。故對眾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果。三無差別。故一界無別界。
  【□註】理即者。妙宗上(十三)云。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染修惡皆無別體。全修是性。故得迷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輪迴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以不知故。非後五即。然理即佛。貶之極也。以其全乏解行證即。但有理性自爾即也。又理即佛。非於事外指理為佛。蓋言三障理全是佛。又復應知。不名障即佛。而名理即佛者。欲彰後五有修德。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又障即佛。其名猶通。以後五人。皆了三障即是佛故(文)。
  【■備】節義云。三障理全是佛者。光明疏云。凡明觀法。初多就易。易處觀成。無難不曉。大師得意之談。故以惑業苦三皆是三因佛性。三障輪迴之法。謂心實。則三障確爾。情虗。則三德圓融。於三德境。不損毫微。此三修惡乃名性三。全為妙境。即惑業苦。一通徹法界邊底。釋理即竟。
  △二明名字即。
  次從善知識。及從經卷。聞見此言。為名字即。
  【□註】止觀一(二十一)云。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文)。
  【■記】此釋名字即也。如輔行云。不知生死即理。名日用不知。如人日用不知光之恩故。言不識方隅者。牛羊之眼。不解方隅者多。故方譬實中之實。隅喻實中之權。或從名字下。正釋義也。
  【□註】妙宗上(十六)云。名字即佛者。修德之始。聞前理性能詮名也。然有收簡。收則耳歷法音。不間明昧。異全不聞。俱在此位。簡則未得圓聞齊別內凡。尚屬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豈知即佛(文)。
  【■備】收者。但聞三障理。全是佛名字。圓解開發。便是名字即人。簡者。雖別教住行向三十位內凡。加功用行。以其未開圓解。隔歷不融。通屬理即故。
  △三明觀行即。
  依教修行。為觀行即(五品位)。
  【□註】止觀一(二十三)云。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得偶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名觀行(文)。
  【■記】此釋觀行即也。初一行。喻前名字即義。言如蟲食木者。大經云。如蟲食木有成字者。蟲不知是字非字。智人終不唱言是蟲解字。亦不驚怪。此經譬舊醫不別。諸病悉與乳藥。止觀則喻不解意趣。聞名口說也。必須下。正釋。意謂境觀明契。言行相顧。名觀行即也。
  【□註】妙宗上(十七)云。始自圓聞觀佛妙境。至識位次勤行五悔。若未發品。此等行人皆屬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長。境觀相資。塵念靡間。方能得入觀行位也(文)。
  【■記】此節引文剖義。謂從初隨喜圓聞妙理。起圓解。修圓行。從第一觀不思議境。至第八識位次。而又勤行五悔。如是正助齊運。設若未能發品。應知觀行未圓。皆名字位收也。境觀相資下。示觀行正義。
  【■補】觀經托佛修觀。故曰觀佛妙境。問。發品相狀何似。答。名字初修。失易得難。名字中心。得失相半。後心。打成一片。唯得無失。即發品相。必到境資觀。觀益明。觀資境。境逾顯。而塵念靡間。始是真正發品。唯境觀相資。故五品人。知如來秘藏。唯塵念靡間。故五品人五住圓伏。
  △四明相似即。
  相似解發。為相似即(十信)。
  【□註】止觀一(二十三)云。以其愈觀愈明。愈止愈寂。如勤射鄰的。名相似觀慧(文)。
  【■記】此釋相似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