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緣而觀察。名為雜緣。今此指之者。意在所揀也。
  【□註】今依妙玄四念處。初句是別。後三皆總。今此正當境總觀別。謂別用一觀。總觀四境。
  【■記】今依妙玄。判初為別。後三皆總。今此下。正判儀文是第三句。如言觀身不淨。受心法皆不淨。是也。
  【□註】又上停心破障。四念處。惟觀苦諦。至內凡位。方觀四諦。妙玄四(三十三)云。七賢位人。明識四諦。此約解說。
  【■記】惟觀苦諦。謂總別念處所觀身受心法。惟約苦諦也。如言正以苦諦為初門也。至妙玄云。天魔外道。愛見流轉。不識四諦。七位明識四諦者。此約解說。如大經言。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見四諦者。識屬愛四諦。識屬見四諦。皆能明了。若解四諦。則所見真正。無有邪曲。則知七賢但約解也。辨訛云。唯觀苦諦句太局。若言苦諦為初門。則可以念處所觀身受心法。即苦。所對破常樂我淨即集。念處觀即道。所滅。即滅諦。不可局言唯觀苦也。私謂唯觀者。乃專注在苦。非謂只觀苦諦。餘三諦便不觀也。詳論。見下圖中。
  【□註】心行理外。名外凡。資糧者。從喻也。欲越三有。此為資糧。
  【■記】莊子言。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資糧不充。罔克前進。欲越三有。非此不能發足前進。故名資糧。
  【■補】妙玄言。前已別相念。破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能生正勤。如意覺道。疾入後法也。
  △二明內凡。
  二明內凡者有四。謂煖。頂。忍。世第一(此四位為內凡。亦名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
  【□註】漸見法性。心遊理內。身居有漏。聖道未生。故名內凡。以定資慧。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備】法性指偏空理也。
  【■記】定慧缺一。不可前進。外凡有觀少定。今內凡勇猛增進。加以禪定資乎觀慧。名加行。
  【□註】聖道根本。亦曰善根。
  【■記】根有出生之義。此四能發覺支之華。聖道之果。四果善法。由此而生。又名善根。
  【□註】煖從喻。妙玄四(二十四)云。以別總念處觀。緣四諦境。能發似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如鑽燧先煙。春陽煖發。以慧鑽境。發相似解。解。即喻煖。(此喻慧行)又如春夏積集花草。自有煖生。以四諦慧。習眾善法。善法熏積。慧解得起。故名煖也(此喻行行)。
  【■記】大經疏迦葉品。亦有此文義。釋名煖。
  【□註】頂。妙玄四(二十四)云。似解轉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法(文)。
  【■記】解慧增長。復加定持。處煖之極。所以喻登山頂。覺慧了了分明也。妙玄又言。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難。必過此到彼。行者住頂不久。若無難。必到忍。若有難。退還於煖也。
  【□註】忍。妙玄四(二十四)云。亦是似解增長。五種善法增進成根。於四諦中。堪忍樂欲。(文)亦忍可義。
  【■記】忍位復有似解根增。故所有煖位積集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法。增進成根。便能於四諦境中。堪忍樂欲。以是得名忍也。又忍者。以四諦境。忍可於心。心中了了。吐露不出。名忍。
  【□註】世第一。釋籤(五)四云。此是有漏。故名世間。於中最勝。故云第一(文)。
  【■記】玄文云。此心心所法。於餘法為最。為勝。為尊。為上。亦分勝。亦都勝。謂分勝彼煖頂忍法。分勝煖頂忍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除入也。除入。即勝處。又都勝者。非謂都勝一切事業。但以能開聖道門故。彼見諦等。不能開聖道門。以世第一法。開聖道門。彼見諦等法得修。見諦等法得修者。皆世第一法功用。是知從功能立名也。是第一法名義者。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也。
  【□註】此四位觀行者。俱舍頌云。從此生煖法(從總相後生煖善根)。
  【■記】論解云。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此法如煖。立煖法名。是能燒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曰煖。
  【□註】具觀四聖諦。修十六行觀(四諦為所緣。十六行為能緣。釋籤謂煖八諦十六行相。有解八字字恐誤。或約上二界四諦體同。通解云八耳。其實只觀欲界四諦。此位有三品)。
  【■記】論具釋云。此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十六行。如後解。三品者。妙玄云。煖有三。謂下下。下中。下上也。
  【■備】辨訛云。遍觀上下四諦。故言具觀。及籤云八諦耳。非外凡唯觀苦。至煖位方具觀也。故荊溪特曰八諦。詳論見下。
  【□註】次生頂亦然(用觀同前亦有三品)。
  【■記】論曰。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頂。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故。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