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指之端,并循足陽而上,肝脾腎脈集於足下,聚於足心,陰弱故足下熱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起於足作走於足。起當作走。
  帝曰: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陰主內而厥在外,故問之。
  岐伯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裹,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亦大約而言之也。足太陰脈起於足大指之端內側,足厥陰脈起於足大指之端三毛中,足少陰脈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并循足陰而上循股陰入腹,故云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之上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
  宗筋俠齊,下合於陰器,故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陰者,脾脈。陽明者,胃脈。脾胃之脈,皆輔近宗筋,故云太陰陽明之所合。○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陰者,眾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陰者,厥陰也。與王注義異,亦自一說。
  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
  此乃天之常道。
  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
  質,謂形質也。奪於所用,謂多欲而奪其精氣也。
  氣因於中,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因於中作所中。
  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
  源其所由爾。
  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支也。
  前陰,為太陰、陽明之所合,故謂。不和則精氣竭也。內精不足,故四支無氣以營之。
  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慄悍,腎氣日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醉飽入房,內亡精氣,中虛熱入,由是腎衰,陽盛陰虛,故熱生於手足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
  暴,猶卒也。言卒然冒問不醒覺也。不知人,謂問甚不知識人也。或謂尸厥。
  岐伯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陰,謂足太陰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盛於上五字作腹滿二字,當從《甲乙經》之說。何以言之?別按《甲乙經》云:陽脈下墜,陰脈上爭,發尸厥。焉有陰氣盛於上,而又言陽氣盛於上?又按張仲景云: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鬲,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七,此為尸厥。仲景言陽氣退下,則是陽氣不得盛於上,故知當從《甲乙經》也。又王注陰謂足太陰,亦為未盡。按《繆刺論》云: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尸,或日尸厥。焉得專解陰為太陰也?
  帝日:善。願聞六經脈之厥狀病能也。
  為前問解,故請備聞諸經厥也。
  岐伯日: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仆。
  巨陽,太陽也。足,太陽豚,起於目內毗,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胭中;其支別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腫,過□樞,循□外飾後康下合胭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之端外側。由是厥逆外形斯證也。腫,或作踵,非。
  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外,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
  足陽明脈,起於鼻,交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2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行者#3,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齊入氣街中;其支別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髒,抵伏菟,下入膝體中,下循腑外康,下足附,入中指內問;其支別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閒;其支別者,附上入大指閒出其端。故厥如是也。癲,一為巔,非。
  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腑不可以運。
  足少場脈,起於目銳毗,上抵頭角#4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毗後;其支別者,目銳毗下大迎,合手少陽於顯,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鬲絡肝屬膽,循脅裹,出氣街,繞髦際,橫入髏厭中;其直行者,從缺盆下掖,循胸過季脅,下合脾厭中,以下循脾陽,出膝外康,下入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