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之水寒,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
  藏於勝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暑為陽氣,中風者陽氣受#7之,故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露形觸冒,則風寒傷之。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以其先熱,故謂之溫。
  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日瘴瘧。
  瘴,熱也,極熱為之也。瘴,徒干切。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  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
  言何暇不早使其盛極而自止乎?
  岐伯曰:經言無刺縞縞之熱,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熱作氣。縞,火妖切。
  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灑灑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縞縞,盛熱也。渾渾,言無端緒也。灑灑,言汗大出也。灑,音鹿。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并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并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
  陰盛則胃寒,故先寒戰慄,陽盛則胃熱,故先熱欲飲也。
  夫瘧氣者,并於陽則陽勝,并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
  復,謂復舊也。言其氣發至極,還復如舊。
  至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瘧,風寒氣也,不常,病極則復至。至字連上句,與王氏之意異。
  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
  以其盛熾,故不可當也。
  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
  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勿敢鈴毀。
  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方,正也。正盛寫之,或傷真氣,故鈴毀。病,氣衰已,補其經氣,則邪氣彌退,正氣安平,故鈴大昌也。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
  所寫鈴中,所補爻當,故真氣得安,邪氣乃亡也。
  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真氣寢息,邪氣大行,真不勝邪,是為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言牢縛四支,令氣各在其處,則邪所居處鈴自見之,既見之則刺出其血爾。往,猶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真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
  陰靜陽躁,故脈亦隨之。
  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相薄至極,物極則反,故極則陰陽俱衰。
  帝曰:時有問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問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
  氣不相會,故數日不能發也。
  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陽勝陰甚則渴,陽勝陰不甚則不渴也。勝,謂強盛於彼之氣也。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
  新校正云:按《生氣通天論》并《陰陽應象大論》二論俱云:夏傷於暑,秋叉疢瘧。
  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言不叉皆然。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
  秋氣清涼,陽氣下降,熱藏肌肉,故寒甚也。
  以冬病者寒不甚,
  冬氣嚴冽,陽氣伏藏,不與寒爭,故寒不甚。
  以春病者惡風,
  春氣溫和,陽氣外泄,內勝開發,故惡於風。
  以夏病者多汗。
  夏氣暑熱,津液充盈,外泄皮膚,故多汗也。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藏?
  安,何也。舍,居止也。藏,謂五神藏也。
  岐伯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勝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腎主於冬,冬主骨髓,腦為髓海,上下相應,厥熱上需,故腦髓銷爍,銷爍則熱氣外薄,故肌肉喊削,而病藏於腎也。
  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