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脾之表也。
  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又復明脾主四支之義也。
  陽明脈解篇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
  前篇言入六府則身熱不時外,上為喘呼。然陽明者胃脈也,今病不如前篇之旨,而反聞木音而驚,故問其異也。
  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陰陽書》曰:木剋土。故土惡木也。
  帝曰:善。其惡火何也?,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脈作肌。
  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帝異於常。逾,音予。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也O曰:其惡人何也?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惋熱內鬱,故惡人煩。○新校正云:按《脈解》云:欲獨閉戶牖而處何也?陰陽相搏,陽盡陰盛,故獨閉戶牖而處。惋,烏貫切。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經,謂經脈。藏,謂五神藏。所以連藏則死者,神去故也。
  帝曰:善。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素,本也。逾垣,謂驀牆也。怪其稍其異於常。逾,音予。
  岐伯曰:四支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支實,實則能登高也。
  陽受氣於四支,故四支為諸陽之本也。○新校正云:按《脈解》云:陰陽爭而外并於陽。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
  棄,不用也。
  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罵譽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晉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足陽明胃脈,下鬲屬胃絡脾。足太陰脾脈,入腹屬脾絡胃,上鬲俠咽,連舌本,散舌下,故病如是。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二十竟#1中:顧本無『中』字。
  #2察:顧本作『膾』。
  #3足:原作『脈』,據顧本改。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二十一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熱論篇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問,其愈皆以十日已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
  寒者冬氣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最乘殺厲之氣,中而即病,名日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夏至前變為溫病,夏至後變為熱病。然其發起,皆為傷寒致之,故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新校正云:按《傷寒論》云: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與王注異。王注本《素問》為說,《傷寒論》本《陰陽大論》為說,故此不同。
  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
  巨,大也。太陽之氣,經絡氣血,榮衛於身,故諸陽氣所宗屬。
  其脈連於風府,
  風府,穴名也,在項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是。
  故為諸陽主氣也。
  足太陽脈浮氣之在頭中者几五行,故統主諸陽之氣。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
  寒毒薄於肌膚,陽氣不得散發而內怫結,故傷寒者,反為病熱。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藏府相應而俱受寒,謂之兩感。
  帝曰:願聞其狀。
  謂非兩感者之形證。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
  三陽之氣,太陽脈浮,脈浮者外在於皮毛,故傷寒一日太陽先受之。
  故頭項痛腰脊強。
  上文云其脈連於風府,略言也。細而言之者,足太陽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故頭項痛,腰脊強。○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作頭項腰脊皆強#1
  二日陽明受之,
  以陽感熱,同氣相求,故自太陽入陽.明也。
  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
  身熱者,以肉受邪。胃中熱煩,故不得外。餘隨脈絡之所生也。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膽作骨。元起注云:少陽者肝之表,肝侯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甲乙經》、《太素》等并作骨。
  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
  以病在表,故可汗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藏作府。元起注云:傷寒之病,始入皮膚之勝理,漸勝於諸陽,而未入府,故須汗發其寒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