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俞也。取胃俞,兼取少陰俞外兩傍向上第三穴,則胃倉穴也。
  刺癢驚脈五,
  謂陽陵泉,在膝上外陷者中也。
  針手太陰各五,刺經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
  經太陽,謂足太陽也。手太陰五,謂魚際穴,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經太陽五,謂承山穴,在足端腸下分肉閒陷者中也。手少陰經絡傍者,謂支正穴,在腕後同身寸之五寸,骨上廉肉分問,手太陽絡別走少陰者。足陽明一者,謂解谿穴,在足腕上陷者中也。上踝五寸,謂足少陽絡光明穴。按《內經明堂》、《中誥圖經》悉主霍亂,各具明文。○新校正云:按別本注云悉不主霍亂,未詳所謂。又按《甲乙經》、《太素》刺痛驚脈五至此為刺驚瘸,王注為刺霍亂者,王注非也。
  凡治消□,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消,謂內消。□,謂伏熱。厥,謂氣逆,高,膏也。梁,粱也。蹠,謂足也。夫肥者另人熱中,甘者另人中滿,故熱氣內薄,發為消渴偏枯氣滿逆也。逆者,謂違背常侯,與平常人異也。然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故隔塞否閉,氣脉斷絕,而上下不通也。氣固於內,則大小便偏不得通泄也。何者?藏府氣不化宣散,故爾。外風中人,伏藏不去則陽氣內受,為熱外繙,故留薄肉分消受,而皮膚著於筋骨也。濕勝於足則筋不利,寒勝於足則攣急,風濕寒勝則衛氣結聚,衛氣結聚則肉痛,故足跛而不可履也。蹠,之石切。
  黃帝曰: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藏不平,六府閉塞之所生也。故頭痛耳嗚,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然久厥逆而不下行,則氣怫積於上焦,故為黃疸暴痛,癲狂氣逆矣,食飲失宜,吐利過節,故六府閉塞,而令五藏之氣不和平也。腸胃否塞則氣不順序,氣不順序則上下中外互相勝負,故頭痛耳嗚,九竅不利也。
  太陰陽明論篇
  脾胃藏府皆合於土,病生而異,故問不同。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脾藏為陰,胃府為陽,陽脈下行,陰脈上行,陽脈從外,陰脈從內,故言所從不同,病異名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春夏陽明為實,太陰為虛,秋冬太陰為實,陽明為虛。即更實更虛也。春夏太陰為逆,陽明為從;秋冬陽明為逆,太陰為從。即更逆更從也。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
  是所謂陰陽異位也。
  故陽道實,陰道虛。
  是所謂更實更虛也。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是所謂或從內或從外也。
  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入六府則身熱不時外,上為喘呼;入五藏則腹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是所謂所從不同,病異名也。
  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同氣相求爾。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
  是所謂更逆更從也。《靈樞經》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所行而異,故更逆更從也。
  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此言其大几爾心然足少陰脈下行,則不同諸陰之氣也。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故爾。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
  新校正云:按《太素》至經作徑至。楊上善云:胃以水穀資四支,不能徑至四支,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營衛於四支。
  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脾氣布化水穀精液,四支乃可以察受也。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四藏皆有正應,而脾無正主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土氣於四時之中,各於季終寄王十八日,則五行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終一歲之日矣。外主四季,則在人內應於手足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云:脾陰胃陽,脾內胃外,其位各異,故相逆也。
  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啞,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