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藏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
  先定五藏之豚,備循九侯之診,而有太過不及者,然後乃存意於用針之法。
  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
  眾詠,謂七診之豚。眾凶,謂五藏相乘。外內相得,言形氣相得也。無陝形先,言不以己形之衰盛寒溫,料病人之形氣使同於己也。故下文曰:
  可玩往來,乃施於人。
  玩,謂玩弄,言精熟也。《標本病傳論》曰:饉熟陰陽,無與眾謀。此其類也。○新校正云:按此文出《陰陽別論》,此云《標本病傳論》者,誤也。
  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問不容喧。
  人之虛實,非其遠近而有之,蓋由血氣一時之盈縮爾。然其未發,則如雲垂而視之可久;至其發也,則如電滅而指所不及。遲速之殊,有如此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全元起本及《太素》作□。□音舜。
  手動若務,針耀而勻,
  手動用針,心如專務於一事也。《針經》曰:一其形,聽其動靜,而知邪正。此之謂也。針耀而勻,謂針形光冷上下勻平也。
  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
  冥冥,言血氣變化之不可見也。故靜意視息,以義斟酌,觀所調適經脈之變易爾。雖且針下用意精微而測量之,猶不知變易形容誰為其象也。○新校正云:按《八正神明論》云:觀其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日觀於冥冥焉。
  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
  烏烏,嘆其氣至。稷稷,嗟其已應。言所針得戾#13,如從空中見飛烏之往來,豈復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見經豚盈虛而為信,亦不知其誰之所召遣爾。
  伏如橫弩,起如發機。
  血氣之未應針,則伏如橫弩之安靜;其應針也,則起如機發之迅疾。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
  言血氣既伏如橫弩,起如發機,然其虛實豈留呼而可為準定耶?虛實之形,何如而約之?
  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
  言要以氣至有效而為約,不鈴守息數而為定法也。
  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無變法而失經氣也。
  深淺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言精心專一也。所針經脈,雖深淺不同,然其補寫皆如一,俞之專意,故手如握虎,神不外營焉。○新校正云:按《針解論》云: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深淺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遠近如一者,深淺其候等也。如臨深淵者,不敢墮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14,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十八竟
  #1故:原作『攻』,據顧本改。
  #2明:原作『名』,據顧本改。
  #3少陽:原作『是傷』,據顧本改。
  #4知:原作『之』,據顧本改。
  #5泄:原作『液』,據顧本改。
  #6潰:原作『遺』,據顧本改。
  #7甚:原作『其』,據顧本改。
  #8此自:顧本作『皆』。
  #9餘:原作『飲』,據顧本改。
  #10共:原作『其』,據顧本改。
  #11少:顧本作『多』。
  #12知:原作『之』,據顧本改。
  #13戾:顧本作『失』。
  #14者:原作『也』,據額本改。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十九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八正神明論篇
  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
  服,事也。法,象也。則,準也,約也。
  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
  謂合日月星辰之行度。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
  侯日月者,謂侯日之寒溫,月之空滿也。星辰者,謂先知二十八宿之分,應水漏刻者也。略而言之,常以日加之於宿上,則知人氣在太陽否,日行一舍,人氣在三陽與陰分矣。細而言之,從房至畢十四宿,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從勗至心亦十四宿,水下五十刻,終日之度也。是故從房至畢者為陽,從勗至心者為陰,陽主晝,陰主夜也。几日行一舍,故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也。《靈樞經》曰: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不止,氣行亦爾。又曰: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合,人氣行於身三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然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