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四時寒暑,證符五藏陰陽,睽#4度盈虛,用為常道。度,量也。以,用也。○新校正云:按一本云陰陽動靜。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
  陰,謂腎。陽,謂膀胱也。故下文曰:
  表裹當俱寫,取之下俞。
  陽獨至,謂陽氣盛至也。陽獨至為陽有餘,陰不足則陽邪入,故表裹俱寫,取足六俞也。下俞,足俞也。新校正云:詳六當為穴字之誤也。按府有六俞,藏止五俞,今藏府俱寫,不當言六俞,六俞則不能兼藏言,穴俞則藏府兼舉。
  陽明藏獨至,是陽氣重并也,當寫陽補陰,取之下俞。
  陽氣重并,故寫陽補陰。
  少陽藏獨至,是厥氣也,嬌前卒大,取之下俞。
  踏,謂陽踏脈,在足外踝下。足少陽脈,行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然跚前卒大,則少陽之氣#5盛也,故取足俞少陽也。
  少陽獨至者,一陽之過也。
  一陽,少陽也。過,謂大過也。以其大過,故踏前卒大焉。
  太陰藏搏者,用心省真,
  見太陰之脈伏鼓,則當用心省察之,若是真藏之脈,不當治也。
  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
  三陰,太陰脾之脈也。五藏脈少,胃氣不調,是亦太陰之過也。
  宜治其下俞,補陽寫陰。
  以陰氣大過故。
  一陽獨嘯,少陽厥也,
  嘯,謂耳中嗚,如嘯聲也。膽及三焦脈皆入耳,故氣逆上則耳中嗚。○新校正云:詳此上明三陽,此言三陰,今此再言少陽,而不及少陰者,疑此一陽乃二陰之誤也。又按全元起本此為少陰厥,顯知此即二陰也。
  陽并於上,四脈爭張,氣歸於腎,
  心脾肝肺,四脈爭張,陽并於上者,是腎氣不足,故氣歸於腎也。
  宜治其經絡,寫陽補陰。
  陰氣足,則陽氣不復并於上矣。
  一陰至,厥陰之治也,真虛痛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調食和藥,治在下俞。
  一或作二,誤也。厥陰,一陰也。上言二陰至則當少陰治,下言厥陰治則當一陰至也。然三墳之經,俗久淪墜,人少披習,字多傳寫誤。瘠,烏玄切,骨節疼也。
  帝曰:太陽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陽而浮也。帝曰:少陽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陽也,一陽藏者,滑而不實也。帝曰:陽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及全元起本云:象心之大浮也。
  太陰藏搏#6,言伏鼓也。二陰傳至,腎沉不浮也。
  明前獨至之脈狀也。○新校正云:詳前脫二陰,此無一陰,闕文可知。
  藏氣法時論篇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願聞其事。岐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問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肝主春,
  以應木也。
  足厥陰少陽主治,
  厥陰,肝脈。少陽,膽脈。肝與膽合,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乙為木,束方干也。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甘性和緩。○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肝苦急,是其氣有餘。
  心主夏,
  以應火也。
  手少陰太陽主治,
  少陰,心脈。太陽,小腸脈。心與小腸合,故治同。
  其日丙丁,
  丙丁為火,南方干也。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酸性收斂。○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心苦緩,是心氣虛。脾主長夏,長夏謂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於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處,蓋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王六月也。
  足太陰陽明主治,  太陰,脾脈。陽明,胃脈。脾與胃合,故治同。
  其日戊己,
  戊己為土,中央干也。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苦性乾燥。
  肺主秋,
  以應金也。
  手太陰陽明主治,
  太陰,肺脈。陽明,大腸脈。肺與大腸合,故治同。
  其日庚辛,
  庚辛為金,西方干也。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苦性宣泄,故肺用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肺氣上逆,是其氣有餘。
  腎主冬,
  以應水也。
  足少陰太陽主治,
  少陰,腎脈。太陽,膀胱脈。腎與膀胱合,故治同。
  其日壬癸,
  壬癸為水,北方干也。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賸理,致津液,通氣也。
  辛性津潤也。然勝理開,津液達,則肺氣下流,腎與肺通,故云通氣也。
  病在肝,愈於夏,
  子制其鬼也。餘愈同。
  夏不愈,甚於秋,
  子休,鬼復王也。餘甚同。
  秋不死,持於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