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移,傳其不勝,則可待真藏脈見,乃與死日之期。卒急虛邪,中於身內,則五藏絕閉,豚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墜沒溺,不可與為死日之期也。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7真藏雖不見,猶死也。
  是則急虛卒至之脈。○新校正云:按人一息脈五六至,何得為死?鈴息字誤,息當作呼乃是。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蒼繭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藏脈見者#8,皆死不治也。
  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五藏之氣,皆胃氣和之,不得獨用。如至剛不得獨用,獨用則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藏之氣和於胃氣,即得長生。若真獨見,爻死。欲知五藏真見為死,和胃為生者,於寸口診即可知見者,如弦是肝脈也。微弦為#9平和。微弦,謂二分胃氣一分弦氣俱動為微弦。三分并是弦而無胃氣,為見真藏。餘四藏準此。
  黃帝曰:見真藏日死,何也?岐伯曰: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胃為水穀之海,故五藏稟焉。
  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平人之常稟氣於胃,胃氣者平人之常氣,故藏氣因胃乃能至於手太陰也。○新校正云:詳平人之常至下平人之常氣,本《平人氣象論》文,王氏引注此經。按《甲乙經》云:人常稟氣於胃,脈以胃氣為本。與此小異。然《甲乙》之文為得。
  故五藏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
  自為其狀至於手太陰也。
  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藏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日死。
  是所謂脈無胃氣也。《平人氣象論》曰:人無胃氣日逆,逆者死。
  帝曰:善。
  新校正云:詳自黃帝問至此一節,全元起本在第四卷《太陰陽明表裹篇》中,王冰移於此處。叉言此者,,欲明王氏之功於《素問》多矣。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欲鈴先時而取之。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
  氣盛形盛,氣虛形虛,是相得也。
  色澤以浮,謂之易已;
  氣色浮潤,血氣相營,故易已。
  脈從四時,謂之可治;
  豚春弦夏鈞秋浮冬營,謂順四時。從,順也。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日易治,取之以時。
  候可取之時而取之,則萬舉萬全,當以四時血氣所在而為療爾。○新校正云:詳取之以時,《甲乙經》作治之趨之,無後其時。與王氏之文兩通。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
  形盛氣虛,氣盛形虛,皆相失也。
  色夭不澤,謂之難已;
  夭,謂不明而惡。不澤,謂枯操也。
  脉實以堅,謂之益甚;
  豚實以堅,是邪氣盛,故益甚也。
  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以氣逆故矣#10。上四句是謂四難,所以下文曰:
  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此四,粗之所易語,工之所難為。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日逆四時。
  春得肺豚,秋來見也。夏得腎豚,冬來見也。秋得心豚,夏來見也。冬得脾脈,春來見也。懸絕,謂如懸物之絕去也。
  未有藏形,於春夏而脈沉澀,
  新校正云:按《平人氣象論》云:而豚瘦。義與此同。
  秋冬而脈浮大,名日逆四時也。
  未有,謂未有藏豚之形狀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
  皆難治者,以其與證不相應也。○新校正云:按《平人氣象論》云:病在中豚虛,病在外豚澀堅。與此相反。此經誤,彼論為得。自未有喊形春夏至此,與《平人氣象論》相重,注義備於彼。
  黃帝曰:余聞虛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
  五實,謂五藏之實。五虛,謂五藏之虛。
  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問瞥,此謂五實;
  實,謂邪氣盛實。然豚盛,心也;皮熱,肺也;腹脹,脾也;前後不通,腎也;問香,肝也。
  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虛,謂真氣不足也。然豚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肝也;泄利前後,腎也;飲食不入,脾也。
  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全注:飲粥得入於胃,胃氣和調,其利漸止,胃氣得實,虛者得活。言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