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腎服一,為奇#9制矣。故日小則數多,大則數少。○新校正云:詳注云三陽胞臚膽,一本作三腸胞臚膽。再詳三陽無義,三腸亦未為得。腸有大小,并誼腸#10為三,今已云胞臚,則不得云三腸,三當作二。臚,之力切。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方與其重也寧輕,與其毒也寧善,與其大也寧小。是以奇方不去,偶方主之,偶方病在,則反一佐,以伺病之氣而取之也。夫熱與寒背,寒與熱違。微小之熱,為寒所折,微小之玲,為熱所消。甚大寒熱,則祕能與違性者爭雄,能與異氣者相格,聲不同不相應,氣不同不相合,如是則且憚而不敢攻之,攻之則病氣與藥#11氣抗衡,而自為寒熱以開閉固守矣。是以聖人反其佐以伺#12其氣,令身#13氣應合,復令其#14熱參合,使其終異始同#15,燥潤而敗,堅剛強#16又折,柔脆自#17消爾。脆,須醉切。
  帝曰:善。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言少陰太陽之二氣,餘四氣標本同。
  帝曰:善。六氣之勝,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
  流於膽。
  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流於迴腸大腸。○新校正云:詳注云迴腸、大腸,按《甲乙經》迴腸即大腸也。
  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
  流於三焦小腸。
  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
  流於膀胱。
  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流於胃。
  所謂感邪而生病也。
  外否#18其氣,而內惡之,中外不喜,因而遂病,是謂感也。
  乘年之虛,則邪甚也;
  年木不足,外有清邪。年火不足,外有寒邪。年土不足,外有風邪。年金不足,外有熱邪。年水不足,外有濕邪。是年之虛也。歲氣不足,外邪奏甚也。
  失時之和,亦邪甚也;
  六氣臨統,與位氣相剋,感之而病,亦隨所不勝而與內藏相應,邪復甚也。
  遇月之空,亦邪甚也。
  謂上弦前,下弦後,月輪中空也。
  重感於邪,則病危矣。
  年已不足,邪氣大至,是重#19感也。年已不足,天氣剋之,此時感邪,是重感也。內氣召邪,天氣不祐,欲病之不危,可乎?
  有勝之氣,其必來復也。
  天地之氣不能相無,故有勝之氣,其叉來復也。
  帝曰:其脈至何如?岐伯曰:厥陰之至,其脈弦;
  軟虛而滑,端直以長,是謂弦。實而強則病,不實而微亦病,不端直長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弦亦病。
  少陰之至,其脈鉤;
  來盛去衰,如偃帶鈞,是謂鈞。來不盛去反盛則病,來盛去盛亦病,來不盛去不盛亦病,不偃帶鈞亦病#20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鈞亦病。
  太陰之至,其脈沉;
  沉,下也。按之乃得,下諸位脈也。沉甚則病,不沉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況亦病。
  少陽之至,大而浮;
  浮,高也。大,謂稍大諸位脈也。大浮甚則病,浮而不大亦病,大而不浮亦病,不大不浮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大浮亦病。
  陽明之至,短而澀;
  往來不利,是謂澀也。往來不遠,是謂短也。短甚則病,澀甚則病,不短不澀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短澀亦病。
  太陽之至,大而長。
  往來遠是謂長。大甚則病,長甚則病,長而不大亦病,大而不長亦病,不當其位亦病,位不能長大亦病。
  至而和則平,
  不大甚,則為平調。不弱不強,是謂和也。
  至而甚則病,
  弦似張弓弦,滑如連珠,沉而附骨,浮高於皮,澀而止住,短如麻黍,大如帽簪,長如引繩,皆謂至而大甚也。
  至而反者病,
  應弦反澀,應大反細,應沉反浮,應浮反沉,應短澀反長滑,應軟虛反強實,應細反大,是皆為氣反常平之候,有病乃如此見也。
  至而不至者病,
  氣位已至,而脈氣不應也。
  未至而至者病,
  按曆占#21之,几得節氣,當年六位之分,當如南北之歲,脈象改易而應之。氣序未移而脈先變易,是先天而至,故病。
  陰陽易者危。
  不應天#22常,氣見交錯,失其常位,更易見之,陰位見陽脈,陽位見陰脈,是易位而見也,二氣錯亂故氣危。○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帝曰: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所謂脈應,即此脈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