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猶進小兒於室內使者,貴勝人自不能躬親猥碎也。
  玉斧言:揆、牙亦得暫還此,安穩。謹啟。
  四月二十三日拜疏,玉斧言:奉敕昨夜至,慰馳煉熱,願尊體餐食無恙,未得侍見,戀慕旦陳,滕啟疏願已至,謹及啟疏,玉斧再拜。玉斧言:楊舍人弟病委頓,為懸耿想行當佳,謹啟。前楊書云老母,今此云弟,唯兩事顯耳,其餘親族皆莫之聞。
  四月二十八日拜疏,玉斧言:昨奉敕,慰煉息陰炁,願尊體無恙,飲覺除違燋竦,謹及啟疏,玉斧再拜。
  玉斧言:錢即與母主,此間都無復密付二升餘,華新參得少許,願分之,亦長在中,謹啟。山家貧儉,亦殊為契闊、華新婦即牙妻也。
  五月四日拜琉,玉斧言:節至增感思,濕熱,不審尊體動靜何如?飲猶未除,違遠竦灼,服散微得飲水,猶是得益,願彼大小無恙,尊五日當下,願必果,謹遣扶南啟疏,玉斧再拜。
  玉斧言:陳鹿至,尊賜脯及蒸葱,即至帝都,已還束,甚得 ,失四字,謹啟。從二十三日來,凡三書,長史並似在縣下家中時也。
  玉斧言:承舍人下恐過句容,未進此湛家,穀猶未熟,今遣朱生出參,願尊即令□生反得穀,願為都作米,此無可春者,t若至便當就合,恐藥草燥,得米下船,乃可採草,謹啟。
  玉斧言:此間釜小,可正一斛,不與甑相宜,又上稻應得釜用,都有大釜容二斛已上者,願與諸藥俱致,無見可否,足借斧當於懸下。少一行十許字。謹啟。此求米及大釜,皆是作訊飯所須也,云穀未熟,當在九月中,此一書長史在都下。
  右八條,掾在山與答父書。于時長史在都及縣下也。
  右此並掾在世間所記事,及書有存錄者,訖此。又有與真靈辭,具在前篇。
  真誥卷之十八竟
  #1『又』疑當作『右』。
  真誥卷之十九
  金闕右卿司命蓬萊都水監梁國師貞白真人華陽隱居陶弘景造
  翼真檢第一
  真誥敘錄
  真誥運題象第一,此卷並立辭表意,發詠暢旨,論冥數感對,自相儔會,分為四卷。
  真誥甄命授第二,此卷並詮導行學,誡厲愆怠,兼曉諭分挺,炳發禍福,分為四卷。
  真誥協昌期第三,此卷並修行條領,服御節度,以會用為宜,隨事顯法。
  真誥稽神樞第四,此卷並區貫山水,宣叙洞宅,測真仙位業,領理所闕,分為四卷。
  真誥闡幽微第五,此卷並鬼神宫府,官司氏族,明形識不滅,善惡無遺,分為二卷。
  真誥握真輔第六,此卷是三君在世自所記錄,及書疏往來,非真誥之例,分為二卷。
  真誥翼真檢第七。此卷是摽明真緒,證質玄原,悉隱居所述,非真誥之例,分為二卷。
  右真誥一蘊。其十六卷是真人所誥,四卷是在世記述。
  仰尋道經上清上品,事極高真之業;佛經《妙法蓮華》,理會一乘之致;仙書《莊子內篇》,義窮玄任之境。此三道足以包括萬象,體具幽明,而並各二十卷者,當是坡璣七政,以齊八方故也。隱居所製《登真隱訣》,亦為七貫,今述此《真誥》,復成七日。五七之數,物理備矣。
  夫真人之旨,不同世目,謹仰範緯候,取其義類,以三言為題。所以《莊》篇亦如此者,蓋長桑公子之微言故也,俗儒觀之,未解所以。
  真誥者,真人口□之誥也。猶如佛經皆言佛說。而顧玄平謂為真迹,當言真人之手書邇也,亦可言真人之所行事邇也。若以手書為言,真人不得為隸字;若以事邊為目,則此迹不在真人爾。且書此之時,未得稱真,既於義無旨,故不宜為號。
  《南嶽夫人傳》載青籙文云:歲在甲子,朔日辛亥,先農饗旦,甲寅羽水,起安啟年,經乃始傳,得道之子,當修玉文。
  謹推按晋曆,哀帝興寧二年,太歲甲子,正月一日辛亥朔,曆忌,可祀先農。四日甲寅羽水,正月中炁,羽即雨也。起者興也,安者寧也,故迂隱其稱耳,如此則興寧二年正月,南真已降授楊君諸經也。今檢真授中有年月最先者,唯三年乙丑歲六月二十一日定錄所問,從此月日相次,稍有降事。
  又按中侯夫人告云:令種竹北#1宇,以致繼嗣。又云:福和者,當有二子,盛德命世。尋此是簡文為相王時,以無兒所請,於是李夫人生孝武及會稽王。福和應是李夫人私名也,于時猶在卑賤。孝武崩時,年三十五,則是壬戌年生,又在甲子前二歲,如此衆真降楊已久矣。
  又定錄以乙丑年六月,喻書與長史云:曾得往年三月八日書,此亦應是癸亥、甲子年中也。
  又按愕綠華以升平三年降,即是己未歲,又在甲子前五年。此降雖非楊君,楊君已知見而記之也。又按乙丑歲,安妃謂楊君曰:復二十二年,明君將乘雲駕龍,北朝上清,則應以太元十一年丙戌去世,如此二十許載、辭事不少,今之所存,略有數年,尋檢首尾,百不遺一。
  又按衆真未降楊之前,已令華僑通傳音意於長史,華既漏妄被黜,故復使楊令授,而華時文迹都不出世。
  又按二許雖玄挺高秀,而質撓世迹,故未得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