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元所係。不知其所終,不知其所始。不雕不琢,復歸於朴。元卷元舒,冥冥四隅。恫乎其元識,曠然為至矣。
  去性篇第二十四
  去其作,靈臺無所持德,應萬變而元所觸違,是謂和同,不以人助天。若然者,莫知其極。故得混茫於太常。
  平易篇第二十五
  平易恬泰,邪氣不能襲。志謐神凝,全其生,保其質。其魂不疲,不悲悔,不惴慄,浩然固守,偷然自怡。委蛇應物,元時不適,何往而不通。至德內充,其朴自成,可以為天下寶。故益之不加多,損之不加少。淵淵乎若海,運量乎無之紀也。
  貞態篇第二十六
  貞慇有感,德至於神明。古之善為士者,聞斯行諸,孜孜可矣。俗安所習,嘗試論之。縣岔之溜以穿堅石,單締之梗能斷楨幹。水非石之鑽,繩非木之鋸。夫何故?其績綿綿,可使然也。入海求珠,不畏於波瀾。投山射弋,不懼於猛獸。蓋忘心至此也。嗚呼,振振君子,終身不兔,死於漁經獵史。淺薄頑器,綢繆嗜慾,相儻輕肥,妄生埋滅也。至於神人,以天地為一域,將億代為曠息,元知先後,不覺古今,大小混然,殊別同際。況至學契真求道之者,持不怠之誠,篤強行之志,然後形礙之可忘,至平之道暢矣。
  淵默篇第二十七
  淵默深靜,入乎元隙。中而元所伏,出而元所陽。以虛為閩,以元為家,元宗元祖,元子元孫,寂然獨立,一元所係,不知其誰何。由是精至於元倫,大至於不可圍。
  兼忘篇第二十八
  兼忘物我,至和不遷,去其與故,靜一而不變。言意不立,吹噓自然。感而通也,而元所係。息之深也,而元所忘。觀化死生為一,莫之能滑,而況堅白同異之介乎。由是亦元所遣,亦元所存,豁然洞虛,故謂之道樞。
  去窒篇第二十九
  去窒忘偶,純純如也,閑閑如也。七孔流通,方寸虛也。若木殼極株,沉埃聚沬,雖威賞元禁勸,親疏元問然。天下毀譽,警然不顧,儻然不受,如入至幽之谷,遊於萬物之不逛,而皆存焉。
  無得篇第三十
  元得可得,是謂玄式,真樂純熙,寥寥致虛。內不覺有太初,外不知有形影。無輒無家,不素不緇,非有非元。遇陽明不動,當幽陰不凝。含容萬變,一物不為。聽之無聲響,坏混希夷;用之不可既,元始元卒。自本自根,深不可識,一旦古以固存。
  鑑道篇第三十一
  鑑道精微,超然無際。彫琢群品,而不見其匠巧。垂見參羅,而罔測其樞機。燾載二儀也,故非清非濁。更遞四時,而不華不實。巢穴禽獸,此未嘗飛走。流注河漢,其難探淵源。先出渾淪也,寥寥元首。跨古騰今也,不見端倪。大則包羅元亨利貞,元挨元隅。小則緘芒秋毫,纖塵不立。千聖難窺,萬法莫載。離聲離色,勿問勿傳。故曰:寂寞恬恢,廣大深微,虛妙靈通,元為元礙。
  混同篇第三十二
  混同不殆,冥契於參寥也。觀萬物而罔有貴賤小大焉。視泰山秋毫,殊元高下,達有元一門,知臭腐化神奇。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若然者,以富貴為土梗,以蓬戶勝連欐,以華蕾勝三牲,衣裘褐也,有館敝狐貉之樂。由是忘我忘彼,孰是孰非,知生化與夢覺等情,巨細元限一域,自然而幾存焉。庶民之有廖矣,盡之也,彼直以循斯須也。
  盈虧篇第三十三
  盈虧代謝,陰陽相推,因形移易。其中有達於上玄者,萬元一全。察乎耳目之間,智態貌色,謬矣。夫見於此者,不見於彼,知其有者,不識其元。且一形者,大塊載也,眾穢聚也,五行相假,偶爾和合,四時相生相殺,迭來迭去,嬰孩少壯,耋耄老弱,豈有暫停而無變易耶。噫,芸芸黔首,忽起忽滅,代興代廢,執此操持,晝夜訢訢,認為其實,屈伸俯仰、吐納吹噓,以此為妙道,見彈而求鵲炙,何不大惑之甚。俄爾皮膚弊惡,毛髮凋敗,不成於一事,寧不悲乎。是以至人外通萬善,內削一心,觀百體四肢將為塵垢,超乎群趣之表,放任於天倪而元容私,物我全之矣。
  蒙昧篇第三十四
  蒙昧綠慮,蠡賊內訌,精神之失也。且世之人,其年雖壯,其行甚孤,輕用其事,蹙類於時,有弊不濟,憂患相接,喪而不知也。此胥靡之所,古之善為士者不然,忘懷順物,任真而不囿,澡雪其垢,塗隙如愚,完其德,就其閑,是謂知明理罄矣。
  死生篇第三十五
  死生至理,民之大事,莫過於斯。惟貪生喪德、倒置薄俗之流,嬉遊四方,情欲關肩,窮年喋喋,忘乎本矣。夫體道之人則不然,通乎物之所造,達陰陽之變化,了心智之玄同,塞乎七竅,眾態一齊,考命雖終,有不亡之理,忘彼忘此,元悅元惡,以天地為一谷,以太虛為友鄰,豈有形骸之累乎。
  任運篇第三十六
  任運達數,知足而不辱,全生保形之道也。以形為體,以德為基,不趁向於俗,不親放於利,不預謀於事,不薪惠於人,知時不知止也,道不可壅也。遙而不悶,攘而不顓覦,知古猶今也,生者勞也。隨變應化,始末非吾明乎。坦塗則亢節操而無作,物不能屈,至貧不戚,樂天知命而無傖。囊之忽遽,內樹伸舒,尸居室寄,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