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曰:弟子受道雖多,猶應敬其本師,本師亦應謙下弟子。所以然者,夫得道度世,莫不由師學之,有師亦如樹之有根,緣有根故枝條扶疏。夫學道之人亦以本師為基,漸次成就大智。大智既能成就,復能成就小智,如樹由根生子,子復生根,展轉相生,則種類不絕。從師受道,漸漸增益,德過於師還教於師,所謂道貴人賤,義類如此。
  道陵曰:若如尊教本師者,復為弟子之義;若其受道儀軌法式當復云何?先師後師誰應施敬?
  太上曰:先師後師,並皆有敬。所以爾者,本師者,學之根也。譬如為山,由于一匱之土漸漸得其高大。本師者亦復如是,乃為發蒙之基。後師者,備成也。喻如嚴裝服飾,眾事已辦,唯未加冠不可以行人事。後師亦復如是。學道雖久,上法未備,不能得道。
  右出《昇玄經》
  陰君曰:惟余垂髮少好道德,棄家隨師東西南北,委放五經,避世自匿二十餘年名山之側,寒不遑衣,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奉事聖師,承顏悅色,面垢胼胝,乃見哀識齒。
  右出《道迹經》
  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之迷,是.謂要妙。
  右出《老子道經》
  老子曰:學不得明師,焉能解疑難? 吾道如毫毛,誰當能明分?
  上世始以來,所更如沙塵,動則有載劫,自惟甚苦勤。
  右出《西昇經》
  太上玄一真人曰:師者,寶也。為學無師道則不成,非師不度,非師不仙。故師我父也。子不愛師道則不降魔,壞爾身,八景龍輿焉可得馭,太極玉闕焉可得登?子今學上清之道,希求昇騰,永享无量之福,慢師行道,求肉飛之舉,謂投之夜光,失爾一往也。
  太上玄一真人鬱羅翹告太極左仙公曰:子積劫念行,損身救物,開度有生,惠逮草木,託身林阜,守情忍色,恭禮師宗,勞弗厭極,苦志篤勵,乃有至德,致紫蘭臺金闕上清宮有瓊文紫字,功德巍巍,行合上仙,太上命太極真人為子三洞大法師,今復命我來為子作第一度師,子可復座,我當告子開度法輪勸誡要訣。
  太上玄一第二真人光妙音告左仙公曰:子輪轉生死,與善結緣,歷劫積稔,代代不休,棄榮委祿,.投身幽阜,饑寒嶮巇念道不言,欽仰師寶,恆如對神,仁和心柔,坐起欣欣,長齋苦思,時不敢虧,精感凝徹,故名摽上清,太上命我為子第二度師,當具告子三塗五苦生死命根勸誡要訣。
  太上玄一第三真人真定光告左仙公曰:子七世有惠,割口救窮,仁及烏獸,潤灑子身。子又積勤躬奉師寶,寒不思裘,饑不爽口,艱苦林岫,注心不替,紫藏納真,項生奇光,致高上曲降,錫加仙卿,以酬昔德,豈不巍巍乎!太上命我為子第三度師,今當告子无量妙通轉神入定勸誡要訣。
  右出《洞玄法輪經》
  夫經不師受則神不行,若世無法師,又無籙傳者,當以法信投清泠,或可密室啟玄師者,君北向三拜,然後以物布地,施於饑乏之人,平等一心,而用經世有師不須用此法。
  右出《洞玄隱注經》
  《中元玉籙簡文神仙品》曰:奉師威儀經師則經之始,故宜設禮。三曾之宗籍師則師之師,故宜設禮,生死錄籍所由度師,則受經之師度我五道之難,故應設禮為學,不尊三師則三寶不降,三界不敬,鬼魔害身。
  《下元黃籙簡文靈仙品》曰:功德威儀奉師之法,當為經師,開度弟子,三人受法師皆即為列功諸天,功名既建,則交遊三界,五帝為賓。
  黃籙簡文靈仙品曰:功德威儀奉師之法,當為籍師,開度弟子,七人受法師皆即為列功諸天,言名仙品,遷上七祖,進昇天堂。
  《黃籙簡文靈仙品》曰:功德威儀奉師之法,當為度師,開度弟子,九人.受法師皆即為列功諸天,言名白簡,功德之大,九祖同昇,皆得逍遙七寶林中。
  《黃籙簡文靈仙品》曰:為三師開度弟子,若經師已昇,當并度籍師,籍師復昇,當并度師,依科條列功名,言奏諸天,若三師並昇,當開度三人,付同學有德之人,同學具依科旨,列言諸天,不得闕略。
  右出《洞玄金籙簡文經》
  《太上中經》曰:夫師因經業故稱之曰生,受者習焉,以同其誠,纏綿憂樂,義齊死生,於是始驗剋終,俱朝仙庭爾,乃東拜諮受,修盟曲室,尊卑以顯,三契分別,孜孜之心寶經藏密,施行要言,誠存專一,保敬師經,方寸敢墜。如此始可與言神靈之交,道德之契矣。奉經而祕其道,行事而遵其誓,則上以刊名於玉簡,書帝錄於太極。
  右出《洞真太丹隱書經》
  法信品
  飛天神人曰:受靈寶真文十部妙經,以金龍三枚投於水府及靈山所
  住宅中,合三處,為學仙之信。
  又曰:當以文繒五方之綵各四十尺,以關五帝,為告誓之信。
  又曰:法用上金五兩,以盟五嶽,為寶經之信。
  又曰:法用金錢二萬四千,以質二十四生官,為重真之信,無金錢者,銅亦可准。
  又曰:天文祕重,非信不寶。故上聖以信效心,無信則為賤道,無盟則為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