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者,離於五欲、五塵、五聚、五色、五香、五聲,出五濁世,在五行數外,故能入空玄之妙。
  薛幽棲註:寶珠者,喻道也,亦同玄珠之義。黍米者,五穀之長,為生人之本,言人之得經如命之資米。五濁既出,自無眾息;五行不用,永離相刻。自然長生久視,得道成真。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天人仰看,唯見勃勃從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
  天真上聖、妙行至真,炁合道妙,體合道真,故能隨天尊登引入空玄黍珠之中。天人體未合真,不能同入,仰看而已。且下格小仙,有芥子納須彌之妙,懸壺天地之境,何況大聖天尊,敷宣大教,示現神變也。以至道言之,一國者,一身之比。傾陷者,道有傾迮,未全一體,難稱玄重之妙。天人則萬神也。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則三元之神也。天尊則自己元神、一身之主也。以內景妙道言之,乃玉清寶珠神仙胎化之訣。
  國人廓散,地還平正,無復欹陷。元始即於寶珠之內,說經都竟,眾真監度以授於我。
  元始說經於寶珠之中,眾聖俱入。此時只度道君一人,道君受得此經,故云以授於我。我即道君自稱也。
  當此之時,喜慶難言。法事粗悉,諸天復位。倏欻之間,寂無遺響。是時天人遇值經法,普得濟度,全其本年,無有中傷。傾土歸仰,咸行善心。不殺不害,
  除身業罪。
  不嫉不妬,
  除心業罪。
  不淫不盜,
  除身業罪。
  不貪不欲,
  除心業罪。
  不憎不。言 無華綺,口無惡聲。
  復除心業罪也。此十二大戒,凡修誦此經,先須受持。
  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
  演梵章
  經始出教,一國以道,預有至心,宗奉禮敬,皆得度世。 雙手玉清文至此放。
  宣祕章
  道言:元始天尊說經中所言,並是諸天上帝。內名隱韻之音,亦是魔王內諱,百靈之隱名也,非世之常辭。
  上聖章
  上聖已成,
  上聖洞合道妙,功德已成。
  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誧之十過。
  十遍為一過,百遍為十過,誦經當以十過為法。
  諸天遙唱,萬帝設禮,河海靜默,山嶽藏雲。
  無出入息也。
  日月停景,
  目不瞬也。
  璇璣不行,
  脉不息也。此亦大定之法。
  羣魔束形,鬼精滅爽。 上清文。
  玄師曰:酆都六洞內外一十二宮魔王乃魔靈,又曰羣魔。此魔壞人善性,附人惡事,干試學人,世有禽畜,五行精物,化為鬼魔。此輩分形異類,神同於人。又有外道妖魔及精靈苦爽之鬼,化天尊神仙真人,惑亂善人道士,明詳勿失,墜入此流中。
  迴尸起死,白骨成人。
  玄師曰:真人能通玄究微,曉達經內大洞祕諱,獲十品感應功德,此真人之格也。
  至學章
  至學之士,
  心堅於金石,操烈於水火,天地不能逾,鬼神不能惑,行人之所不能行,以有若無,此太極以下有仙名者。
  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魔精喪眼,鬼妖滅爽。 上清文。 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玄師曰:至人學士誦之,獲六品功德。
  所以爾者,學士穢炁未消,體未洞真,召制十方玉清文,威未制天政。
  天政,謂日月五星、天文七政。
  德可伏御地祇,束縛魔靈, 玉清文。但却死而已,不能更生。
  學士骨體未真,穢炁仍在,不能威制天象,止獲三品功德,此至士之格也。
  勸道章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
  不齋戒沐浴、行香誦者,獲被殃之罪。
  供養尊禮,門戶興隆,世世昌熾,與善因緣,萬灾不干,神明護門。 玉清文。
  供養尊禮,獲五品善果。
  讚玄章
  斯經尊妙,獨步玉京,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修誦章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
  凡誦者則不限高下之格,是能依法精心誦持十過者。
  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昇朱宮,格皆九年。
  三元品戒,朱陵度人之格,有五等。九年者,中福之格。大福則三年,小福則二十四年。
  受化更生,得為貴人。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飛昇金闕,遊宴玉京也。
  玄師日:師受有經之者,不以修持,止誦經十過,致此玄應。此言自身功德果報,度萬祖苦爽上昇朱官,依朱陵品格,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若夙靈通達,不昧其本,而能好學至經,自身功德滿日,飛昇上清之天,遊宴大羅玉京也。此凡誦十過之格也。
  上學章
  上學之士,
  聞道動行,見法祕學,始終不替,寒暑無虧,此太清九宮已下有仙名者。
  修誦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