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在焉。玉庭觀舊為玉庭館,浮丘公調琴之所也,王、郭二真君相繼於此修鍊沖升。仙橋山橫陳乎其前,仙女峰屹立于左,真神仙宅也。至今丹井宛然,時有光瑞。宋末觀宇頹圯,奉香火者視為傳舍。至咸淳乙丑,有觀近進士張希逸號綠峰,張炎發號清壺,張普生號雲岫,禮請葛溪沖虛觀道士無隱昊好生遠來起廢於內,給水濟人,求之者無不應效。張公著號天牖兄弟等,又念靈跡不可湮晦,遂出力鼎創法堂一所,及勸率眾信重新修建仙殿門廊,自此香火復興。金精蕭冰崖酌此水,有詩云:仙家舊館玉為庭,白日山頭笙鶴嗚。我來酌此丹井水,洗我讀書雙眼,明。·
  景致
  玉庭綰,浮丘調琴,王郭敬聽之所。自後浮丘沖舉,王郭二真亦於此地上
  升,今名玉庭觀。
  鸚嗚山,李元晏統兵起早,至此鸚嗚,故名。
  馬軍營,元晏屯馬軍之所,近有戰坪。
  百鹿源,浮丘真君燕居於此,百鹿馴之,因以名焉,距玉庭館相近。
  弓山,王郭二真遣仙兵與李元晏凡兵戰罷,雲中墜下桂枝弓一張於此山,迨今名存。其地多生弓弦藤,蓋當時遺跡也。
  鵝公珀,仙鵝展翼之所,今仙鵝池祈真觀,例係顯跡。
  掣傘洞,朝仙之人到此多有被疾風掣去傘者。
  鍊墨鼇,距崇仙觀稍遠,與烏龜峰相近,乃真仙製墨之所。
  鍊丹井,在第二峰之側,香潔而味甘,居山者藉此而飲。每歲沖升之月,傍有仙鶴花產焉。
  煎茶泉,在第三峰之下,二真嘗取水烹茶。
  奇異
  瓦箭,王、郭二真化李元晏凡兵所射之箭,落地皆變化為瓦。至今彼地有之,猶有人得之者。
  瑞鑪,三峰之上自產之物,仰覆三層,其形甚古,可辟瘟災,故名日瑞鑪。人能至誠叩檮,隨意掘地即獲,否則終日求之不得。自晉迄今,不知幾年,而瑞鑪之感應,愈掘愈有,未嘗告盡。圓齊堅潤,儼如陶冶之為,聖化如此。
  橫兜,王、郭過江,以木橫江而渡,今謂之橫兜,其樹尤存,又名橫搓,屬崇仁鄉。
  丹砂,王、郭二真君在聖寶山撒丹砂於山頂,悉化為石,其圓麗宛若丹砂,一名藥圓子。
  石甲,王、郭二真君化凡兵甲冑器械,悉皆變化為瓦,使無所施為其勇。山下亦有老宿收得者。
  石髮,多生紫玄洞上洞下,精細如髮,可為蔬茹,又聞亦可繫縛物色· 。一名王郭線,或有人得之,將與葷味同煮,即化為水。
  馬跡,正在戰灘,乃當時李元晏所戰之地,迨今馬跡、騾跡,石上猶存。
  虎跡石,距上仙觀近,乃常日王郭二真跨虎於此少憩,遺跡尚存,又名虎跡石,在崇仁河亭上路傍。
  祥瑞
  金燈,生于清夜,必天氣朗清,山寒風寂乃見。初生三五十點,散為一二百后,合而復散,少則復多,須臾之問,百千萬點,上下相接,星燈渺蒙相映。
  金船,有如星之移踱、霞之曉夕,亦若飛煙一抹,過電駿奔,其狀靡常,隱顯莫測。
  圓光,圓若車輸,或大或小,現於紫玄洞,上五色輝華,光芒奪目。歲當沖升之時,及良辰吉日,真仙降現於其間,或一位,或三位,見者皆獲禎祥。
  仙鶴,問或翔現。鄉老傳云,往古鶴現多,是三隻最巨白,餘小者不可數,記多在一二百隻。宋之國初尤甚,近歲雖現,祇三隻而已。靈芝,世傳三峰之內產紫芝、玉芝、金英草、太清草、仙木、英芝,皆山中得道遇焉。
  仙藥,三峰之上草木,世有疾者禱而採服,無不愈者。
  朝元相,宋紹興中八月晦日,道民曾彥通詣山朝拜,至第二峰,日方午,忽祥光屬天,只見朱砂大擁一輪圓光直上頂門,出五色金光,圓光中有聖像,衣上清服,秉簡朝天。是時,同行謝有成亦見之。鄉老謂之朝元相,輪曠歲或一現。
  投龍潭,正在紫玄洞之下。昔朝廷嘗遣使投奠金龍玉簡。潭探無底,鄉人每於此祭賽求雨,謂之打龍潭。
  藏書源,正在紫玄洞之下萬丈峭壁。有樵夫曾誤入其中,獲金經數卷持歸。夜夢道士三人來取,次日奉還,尚留下一卷。他日再遊,不得其路。迨今其書猶存,字不可認。歲旱,坊團迎書叩雨,旋獲昭應,距玉庭觀近。
  大雨鼎,俗名黃水桶。其初出之際,本自山問。每鄉坊迎請禱雨,立獲感通。乃二真所為之鼎,或傳云今為天官所取,不復有也。
  流珠坑,正在此山之北,乃當日二真遺珠使龍戲逐之地,迨今有珠潭及珠坑,距本山近。
  石崖靈篆,在紫玄洞上。嘗有志人遊隱仙巖,過一巨石,復有可行之地,見峭壁之上有篆文,光彩煥然,筆勢道勁,因以小石記于片石持歸。同志者卜日再往,時晴日方午大雷震動,疾風甚雨,走石揚砂,摧折巨石,不復再見,而靈篆得傳於世矣。
  靈篆
  此篆本山道士散施四方,可辟萬邪,治療百病,凡妖惑疫疾用此制之,無不珍滅。在在處處,神物護持。
  收食苗,蟲歲歲至,栽插之後,應諸傷苗害物之蟲,盡皆收攝在山周迴巖穴之間,殿應道院等處如毬堆積,不可勝數。居山者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