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蟲不示則飛襲擾人,揮之莫去,及乎稼穡登場,方令散去。
  毛公庵,在第二峰之陽,故有基址,藥臼存焉。
  十二峰
  浮丘峰,江南福地華蓋名山絕頂之所,號日正壇,位應浮丘真君。
  王仙峰,位應王仙真君。
  郭仙峰,位應郭仙真君。仙女峰,三仙上升,仙女奏樂之處。香鑪峰,變現瑞鑪之所,朝拜士庶多有求得者。五真峰,浮丘王郭三真君及黃仙吳仙五人燕寓之所。
  綠竹峰,王郭二真君手植綠竹之所。
  駐仙峰,地名斜田,上有三仙殿宇。
  集仙峰,地名苦竹,其上皆箭簇石,光瑩可愛。山之下靈泉出焉,冬夏不竭。
  白銀峰,地名烏龜坪。
  道嶺峰,在崇仁鄉三十八都,上有三仙祠。
  石榴峰,在崇仁鄉五十一都,當日二仙曾遺石榴於其地,距咸口觀之北。
  三十六福地
  天節山玄元觀、婆州金華山、筆架山永興觀、玉筍山華蓋亭、撫州天慶觀今玄妙觀、靈谷山隱真觀、閱早山王郭壇、同造山丹霞觀、羅山望仙觀、廣昌中華山、建昌軍麻姑洞、仙王峰祥符觀、南豐縣會郭橋、南豐縣軍山、仙巖山元寶觀、金石臺仙隱觀、峨峰山龍泉觀、仙遊山昭清觀、景雲玉清觀、永崇善修觀、義興無為觀、石步遠仙觀、看經九真觀、北塔凌雲觀、繆坊招華觀、逸人居招真觀、芝草山玉田觀、響石寶臺觀、玉亭上仙觀、雲橋崇仙觀。
  已上靈跡,並詳載沈仙翁述二真實錄注,更不重書。
  吉陽徊仙觀,王真君修真之暇,經遊吉州,登吉陽山,憩于山下,徘徊良久。壇前樟木,其大數圍,乃王仙手植,樹下有丹鼇,至今存焉。今徊仙觀屬廬陵縣,距城四十里。
  太和迎仙觀,郭真君經行到吉州太和縣距縣六十里。觀曰迎仙,乃郭真君遊憩之所,王真君來會郭真君,迎之於此云。
  駐舄佑仙觀,王郭二真離迎仙十里之問,駐舄,利佑民庶,今立觀日佑仙,距太和六十餘里。
  洞口王仙觀,吉州太和縣,距縣百里,地名九州洞口,上有王仙山,觀傍鍊丹鼇猶存,并手植紫荊花樹,其大數圍,至今花時不臧晉時,觀亦名王仙云。
  值夏太霄觀,吉州廬陵縣,地名值夏,有觀日太霄,乃王郭二真經過之地,正值盛夏,因以名焉。至今鄉老呼其地日值夏。
  大篙渡永興觀,王郭二真之吉州,近城十五里,阻大江,舟人見難,二真取篙擲水,乘之而過,兩岸觀者瞻敬,今名大篙渡。登岸處有觀日永興。檢法曾大鼎云:二真到日,盛暑蚊子如市,二真以扇驅之,誓日蚊納遠去,至今永興獨無蚊蛄。
  華蓋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實卷之三竟
  華蓋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實卷之四
  宮觀
  浮雲觀,屬本邑,地號明村,距縣三十五里,實崇仁鄉二十一都,乃華蓋祠。至唐,鄧、葉二仙亦嘗棲止其地。
  雲元觀,在縣正南,地名龍源。山頂有華蓋靈蹤。以遺文考之,其山起於晉泰始間,實浮丘真君濟眾之所。
  延壽觀,在縣西南十五里。興觀之由,本鄉民迎華蓋檮雨獲應,因立祠宇。宋元豐問,重修堂殿。
  洞雲觀,距縣南二十里,本華蓋柯宇。是觀起於唐代,聯數百祀,迄宋慶歷丙戌重建。峰巒環擁,亦佳地也。
  祈真觀,在本縣青雲鄉四十二都,本華蓋道場。宋太和中有仙鵝七隻向望自華蓋而來,下門外池中。乾德問,二百餘隻聚于觀之松篁,開寶中亦現。侍郎樂史為之記。去觀三里有湯泉,病疥者浴之必愈。丞相無盡居士作漕江西,經遊其地,有詩曰:誰知馬上腰金客,洗盡塵埃換玉顏。邑中孫公懋,亦有詩賦湯泉。
  靈興觀,在縣南三十里。本祠華蓋香火,至崇寧丙戌之問,觀宇落成,兼主太浮山。淳熙乙巳章元樞作記。
  洞仙觀,距縣東南五十里,屬禮賢鄉二十七都,地名西源田心,山額束華仙,奉華蓋,鄰都有太華山。
  鄧林觀,距邑溪南,奉三仙香火,近有助道五通之祠。
  白鶴觀,距縣束北三十里,地名譚坊,又名三清山。
  清溪觀,距縣東北二十里,地名羅視,上有仙壇。
  寶真觀,屬崇仁鄉三十八都,地名寨陂,又三十七都有會仙峰,地名橫兜。
  游仙觀,屬崇仁鄉三十六都,地名大坑,同都有饅頭堆。
  吾章觀,屬崇仁鄉三十八都,地名苦竹,三十七都有龍山。
  建興觀,屬崇仁鄉三十二都,地名觀坑,同都有龍石嶺。
  函口觀,屬崇仁鄉五十一都,地名函口。
  龍停觀,距觀東二十里,地名沙陂,奉華蓋香火,舊有水田四百餘把。禮賢鄉有若#1干名山。
  延昌觀,本華蓋道場,有田為民所占,尊像並移在觀近。山間名日筋竹凹。今靈官尚能呵護,凡佃延昌觀田者,必須收成之日以竹為斗詣山交穀,往往亦有斗數,否則必有蟲蝗水旱雀鼠之患。
  唐興觀,正在羅山望仙峰下,距縣五十里青雲鄉七都丹桂里,地名唐坪,有田二千把係華蓋道場,今觀基猶存。
  雲臺觀,在本縣長安鄉五都,地